抚州南站 发表于 2015-5-4 11:58:33

陆东福为江西高铁发展提建议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4天前
新常态下江西的铁路和高铁应该如何规划和发展?如何做大做强高铁经济?在今天上午的省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铁路局党组书记、局长陆东福为我省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请听江西台记者彭世翔发来的报道:

当前,江西铁路运营总里程达3734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陆东福说,从里程上看,不缺铁路,但相对较高的客发量和大量煤炭能源的调入等客观现实导致江西铁路运输接近饱和,高铁的建设对改善运输结构意义重大:

“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铁路的地位作用日益显现,在江西经济发展新常态进程中,迫切需要改善交通结构,加快铁路建设,必定为江西发展提供新动能。现在高铁发展了,由于能力大幅度的释放,最高的时候,我们5分钟可以开一趟。”
高铁便捷高效地运输方式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江西目前的实际,陆东福对未来我省的高铁规划提出了建议:
“如果在你这里要向以前修常规铁路一样,要绕好几个弯,把旅行时间耽误了,人家完全可以从其他通路走。应该是最短,最便捷的进入。所以线路的引入方向,我们点上的规划应该很好地跟线状的工程结合,有些地方还得要迁就一下,服从一下。”
江西地处中部崛起板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毗邻,高铁效应除了让江西广泛接受辐射和承接外,旅游业也能迎来黄金发展机遇。陆东福说,江西还能把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做得更好: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水平,还有提高的潜力,江西还是要把城际和高铁一体化的功能利用好,与此同时,还应当适度地规划未来的城际轨道交通。像江西这样有独特稀缺旅游资源的,全国好多城市是不具备的,高铁能让旅游资源更好的开发。”
陆东福表示,显著的区位优势,让江西与多条国家高铁主干线相邻,科学地用连接线连通,江西是进入高铁时代最快的路径,相信新常态下,江西一定能发挥好后发优势,做大做强高铁经济。

抚州南站 发表于 2015-5-4 11:59:45

本报讯(记者魏星)4月30日,江西省委中心组举行学习会,就加快高铁经济发展进行专题学习。

省委书记强卫主持,鹿心社、黄跃金等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和省法院、省检察院负责同志出席。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铁路局党组书记、局长陆东福应邀作专题辅导报告。

强卫在主持时指出,高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高铁建设不仅带来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沿线地区的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带来了深刻影响。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高铁经济意识,紧紧抓住高铁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主动作为、加紧谋划、务实推进,努力推动高铁经济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强卫强调,要进一步夯实高铁经济基础。强力推进现有项目建设,确保计划开通项目如期完工,新项目抓紧开工,重点在建项目加快进度;紧紧抓住国家编制铁路“十三五”规划的机遇,积极谋划一批新的高铁项目纳入国家规划。要进一步推动高铁经济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将高铁经济发展纳入我省“十三五”规划,研究出台支持高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前期研究,找准定位和对接点,提升沿线产业布局水平,加快高铁新城新区建设,鼓励和引导高铁沿线城市科学规划高铁经济带;同时,借高铁东风全面打响旅游升级战,进一步壮大我省旅游业,为发展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两江总督 发表于 2015-5-4 12:05:38

如果在你这里要向以前修常规铁路一样,要绕好几个弯,把旅行时间耽误了,人家完全可以从其他通路走。应该是最短,最便捷的进入。所以线路的引入方向,我们点上的规划应该很好地跟线状的工程结合,有些地方还得要迁就一下,服从一下。”

听见没有,这就是高手,直指要害

davidhopper 发表于 2015-5-4 12:27:48

本帖最后由 davidhopper 于 2015-5-4 12:30 编辑

江西高铁弯弯绕,绕得乘客直摇头。从长沙往返杭州、宁波,沪昆高铁体验过两次后,再也不坐了,改坐飞机。一是时间上没有任何优势,二是票价上没有任何优势。

厦蓉快铁 发表于 2015-5-4 12:39:43

“显著的区位优势,让江西与多条国家高铁主干线相邻,科学地用连接线连通,江西是进入高铁时代最快的路径”
这句话可不可以这样解读:江西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但国家就是让多条国家高铁主干线与江西相邻而不经过其地,所以江西只有科学地用连接线连通,才是江西进入高铁时代最快的路径!{:4_78:}

yuxpsky 发表于 2015-5-4 15:30:04

额这个要连上了 才有的搞啊嗷嗷嗷

一条老棉裤 发表于 2015-5-4 17:08:48

他在说昌吉赣中间那个弯呢

yelei85 发表于 2015-5-4 17:13:37

兴国不好惹的呀

两江总督 发表于 2015-5-4 17:32:11

yelei85 发表于 2015-5-4 17:13
兴国不好惹的呀

为何不好惹?愿闻其详

yelei85 发表于 2015-5-4 17:46:32

在中国为列强所鱼肉的年代,被中国人最多提起的恐怕就是铁路了。一直以来,铁路作为工业革命的核心标志,被看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标杆式基础设施。
所以,在毛泽东仍然战斗于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的时候,人民群众就见他深情地说过:有一天革命胜利了,一要为兴国修水库,二就是修铁路。
上世纪60年代末,中央拨款在这个县建起了2.5万亩的大型水库和一个中型水电站,但铁路之事却一直没有进展。
1985年,时任兴国县委书记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时,建议修建赣南铁路。这之后,铁道部正式提出京九铁路兴建方案。但究竟是径直走吉安地区的万安县,还是拐弯经赣州地区的兴国县?两种意见相持不下。
对于兴国来说,他们所处的位置显然是不利的。如果铁路经过兴国,就要两次横跨赣江,一次跨越章江,增加近亿的建设成本,比原设计方案多出34公里。其中从泰和沙村至赣州127公里,弯道众多,光是隧道就需要穿越21座,老营盘隧道全长2808米,岩体构造破碎,基岩断层发育,基岩裂隙水和断层构造极丰富(建319国道就深受其害),地质极不稳定,不利于提速。此外,兴国至赣州全长73公里,全部沿江沿坡铁路,易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这个路段特大型桥梁多、隧道多,一旦被毁,难修复,不利战争年代,战备物资运送。
相比,万安的条件显得更水到渠成一些,1991年4月铁道部的方案也是设想沿赣江西岸直接南下,经万安县的韶口、罗塘、桂江,在韶口设立一个四级车站,在罗塘乡嵩阳村附近设立县级万安站。
万安和兴国都是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都指望京九线的修建能带领这两个县脱贫。万安当时在中央的支持者是朱德之妻康克清,她是万安人,在凡事讲究政治资源的年代,康克清是万安获胜的重要砝码。
但是1992年4月22日,康克清逝世。兴国随后展开了自己的公关攻势。
“铁道部本是倾向于走万安的”,61岁的谢光流说。1989年至1991年,谢当了一届兴国县县长。“那几年,我几乎就跑铁路的事,其他工作全交给副手”。
兴国由县领导牵头,赣州市政府部分政要参与,一部分长征干部和共和国将军组成领导小组,提出“八万百姓献身中国革命,京九铁路报效兴国人民”的口号,兵分几路到江西省委、民政厅、南昌铁路分局(1996年成立南昌铁路局)、上海铁路局勘探设计院、铁道部上访,要求铁道部改变初衷,让京九铁路绕道兴国而过。最终,他们的愿望实现了。
1996年,仅仅用了3年时间,京九铁路便全线贯通。它北起北京,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跨越9省(市)108个市县,正线全长2398公里,辐射人口约2亿人,是中国铁路史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的工程项目。
和兴国一样,京九铁路途径的市县大部分经济都比较落后,沿线9省市有国家级贫困地区12个,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最低的只有980元,远远低于当时所在省和全国农村的平均指标。所以,在“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指引下,沿途人民都把京九铁路当成扶贫利器,而京九铁路除了解决当时的全国铁路运力不足外,承担的最大责任也是扶贫。
这条扶贫铁路最早是由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提出来的。但由于当时国力不足,计划也随之搁浅。1960年,铁道部第三、第四勘测设计院编制了《北京至九江铁路设计任务书》。这是京九铁路最早的设计文件。
“文革”前,周恩来又对铁道部领导人吕正操说:“看来在京广、京沪之间还要修一条南北新干线,要直一点标准高一点。”
1972年初,铁道部将京九铁路长江大桥的桥位最终定在了九江市下游的白水湖。1973年12月26日,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工期6年。这天恰好是毛泽东的生日。
但“文革”还是让京九铁路搁浅了,由于全国忙于闹革命,交通事业的管理极为混乱。长江大桥工地上的10座桥墩孤零零地屹立了一个6年又一个6年。
“文革”结束后,全国又随即陷入一场关于铁路建设的争论。当时,《红旗》、《光明日报》上刊载了大量学者的文章,认为应当调整中国以铁路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
1984年2月17日的《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文章认为,中国应“加速输煤管道的试验研究和建设,使之成为煤炭运输的重要辅助手段”。铁路似乎一下成了“夕阳产业”,“运好煤,不倒霉”成了铁路行业的流行语。另外一些学者则坚持“铁路是国计民生大动脉”的思想。他们认为,铁路运输是全天候、全方位的理想运输方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铁路必将有一个大发展时期,修建新的南北铁路大干线——京九铁路势在必行。
在这场争论中,国家计委支持京九铁路的修建。1983年,铁道部向国家计委呈报了《关于审批北京至九江铁路衡水阜阳段设计任务书的请示报告》。根据该报告,1983年7月18日,国家计委副主任房维中签发了文件,正式向国务院呈送报告。报告中说:“经研究,为了适应煤炭等主要物资运输的需要,拟同意批复。”这里强调了“煤炭”,也就减少了铁路建设中的阻力。1983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了报告,第一次公布了“京九铁路”这个名称。
1984年9月26日,中国与英国政府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确认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主权。这一契机为京九铁路向南扩展提供了充分理由。原铁道部副部长、老红军邓存伦提出:“将北京至九江铁路(即小京九)延长至香港九龙(即大京九),并力争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时全线贯通。”于是,京九铁路又背上了逃之不去的命运——献礼工程。
献礼工程要有献礼工程的样子。1992年7月16日,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指出:南北铁路运输紧张,许多物资运不出去。京九铁路是矛盾的焦点,应该集中力量打一场歼灭战。
1993年,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组长的京九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布置了大会战的各个战役计划。1993年1月11日在北京全国铁路领导干部会议上,朱镕基自告奋勇当京九线的顾问。他说:“要全力以赴会战京九,大干3年铺通全线。”
这一工程一共征调了21万工人,现场气氛自然也是热血沸腾。京九铁路开工的那年中国正处于泡沫经济中,全国各地看似一片繁荣,运力也随之紧张。
民用航空业计划新建40个机场,再把全国现有的250架客机增加4倍。可是铁道部的官员大声喊道:“铁路才是当务之急啊。”他们说客车拥挤不堪,货车供不应求。每天至少有80万人站在车厢里旅行,度时如日,度日如年。每天都需要12万辆货运车,而他们手里只有7万辆。到这个夏天开始的时候,到处都堆满了等待运输的物资:吉林有445万吨、辽宁有632万吨、甘肃有108万吨、贵州有332万吨、四川有200万吨……铁道部的一次调查指出:仅仅因为铁路运输不畅,我们的国家每天损失11亿元,所以他们希望“京九铁路”的建设快马加鞭。
1996年,京九铁路正式通车,真是3年造出的一个奇迹。但这条铁路由于要平衡各方利益,也造成了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弯道太多。所以,从1999年以来,铁道部经过五次大提速,但从泰和至赣州长达152公里的路段,始终不能提速。倒是像兴国这样盛产萤石粉的地方,受益于铁路,开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比公路,铁路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偏慢。1978-2003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 9.3%,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年均增长36.9%,而铁路长度年均增长率仅为1.4%,铁路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4.8%。
到目前为止,私人投资者已经随着中国规模达到全球第二的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取得了可观回报,但总资产高达5000多亿人民币的“铁老大”在“网运分离 ”“主辅分离”“撤销分局”等数轮行百里半九十的内部改革之后,仍然无法解决整体资产收益率过低(甚至低于存款利率)和非繁忙线路亏损的难题,但运输瓶颈却是越来越紧迫了

yelei85 发表于 2015-5-4 17:49:58

网易新闻:当时九江到北京已经有了条“京九铁路”?
邝小平:过去的京九铁路是指北京到九江,九江延伸到赣南,变成京九九的来历。北京、九江、九龙都不好这样念,所以当时宣传京九铁路的时候就叫大京九。

网易新闻:1990年左右京九九方案(北京——九江——九龙)就被提出来了吧?当时你们知道它是否经过兴国县么?
邝小平:没有,那时还没有定。确切的是1991年4月份定下来的,国家批下来的时候还争论了一段时期,到了1992年都还在争。1991年到1993年这两三年里,万安和兴国两边都有人进行铁路探测,最后在1992年确定走兴国(境内)。

网易新闻:您对政府没有选择万安的原因了解么?
邝小平:一山一水的问题,万安那边有个万安水库,这是水的问题;第二个是山,他们当地叫“阿弥陀佛山”,有六公里多,这个山打隧道倒不要紧,但是听说它的地质构造不行。第三个问题就是赣州火车站的布局很难布,赣州有个油库,有个炸药生产厂,还有一个国民党时期军用飞机场。(最后) 走兴国,大概远了将近20公里左右。

网易新闻:当时应该来说争论挺大的。
邝小平:这是在大局方面考虑的,兴国人争,万安人争都非常自然。但是也不是你争赢了,我争输了的问题,京九铁路的走向实际上是从经济的覆盖、辐射面等很多方面综合来考虑的。走兴国(的问题)是线路长、隧道多,但是走兴国的优势是走了兴国之后一直到了南平,这个区域里面都是铁路的空白,对国土开发、经济发展是更有利的。
网易新闻:兴国是有名的“将军县”,这对铁路有什么影响么?

邝小平: 兴国县在争的时候也把将军县的牌子扛出来了,(因为我们)为中国革命牺牲很大,共和国产生54位将军,这是块牌子,第二个,兴国县是烈士最多的县,23179人,铁路为什么从这里拐个弯?这是将军县。
网易新闻:有媒体报道提到,当年有一个老红军当了江西省人大副主任,他带领着兴国老将军,到北京找了54个还在世的将军到上面反映过这个事?
!
邝小平:不是,老红军很多到上面去反应,也不是找到54个,那时候在世的也没有54个,而且将军不是集中在北京,(当时)主要是找了在北京居住的老红军,向他们反映,让他们呼吁一下。
网易新闻:但刚刚你提到这个东西不是决定性因素。

邝小平:不是决定性因素,当地基层(指万安普通百姓,编者注)说这个事迹是因为谁都希望铁路修到那里,万安也是个老区,我认为心情都可以理解,但是作为国家一个重点工程,一个大事绝不是某个人某些方面的说法就决定的。
网易新闻:当时你们当地政府给铁路哪些政策性的照顾?
邝小平:当时使用材料是要交费用的,我们没有收。我们有一个计划,像当年支援红军一样来修建铁路。全国每一个修铁路的地方都会成立一个办公室叫支援铁路办公室,惟有兴国县的名字不一样,去掉支援两个字,铁路建设办,他们叫支铁办,我们叫铁办,这个办是专门服务京九铁路的:解决拆迁问题、补偿问题,地方关系问题。

那时候铁路大军来了,大家敲锣列队打鼓,过年过节宰猪、杀羊送过去。兴国当地领导也好,老百姓也好,都很希望有一条铁路从自己家门口过。
网易新闻:兴国人为京九铁路做过哪些感人的事情?
邝小平:比如说,一般重点工程拆迁,老百姓都要拿到征土地的补偿费用才可以搬。兴国不是,一分钱补偿还没有到,老百姓就主动让出自己该拆的房子,该征的地。老百姓自己先去租房子,没有补偿的。

1993年开始动工,在铁路测量、检测的时候,铁路的勘察部门立了很多标志,就是我们当地说的“小红旗”,三年以后京九铁路搭建出来的时候,兴国境内将近50公里没有少一杆红旗。无论这个杆子是自己的家门口、门庭上,菜地里、池塘边,还是在自己的茶山上,三年里一根都没少掉。

网易新闻:兴国段什么时候完成的?

邝小平:其实在1996年的春天就开始试运营了,6月份有货车试运营。

网易新闻:在修铁路之前,兴国人当地的信息、人流、交通方面的状况怎样?
邝小平:兴国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极端贫困,并不是(因为)人的懒惰,而是(因为)自然环境,32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上60%的山地面积都是水土流失区,你在70、80年代去的时候会感觉到根本不是人类可居住的环境。我1991年到兴国县工作的时候,兴国县境内老实说全部是土路,兴国的发展靠兴国人自身很难办到。

网易新闻:京九铁路给兴国人民带来了什么?
邝小平:接触的东西都不一样了,叫思想解放也好、开放也好、发展也好,它带来的(东西)不能用一两个简单的经济数据来说明。1996年通车时,火车从兴国站过,有个老红军,只有一条腿,拄个拐杖,就坐在站台上,当火车从他面前过的时候,他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情不自禁地流泪,不断作揖。有一位新华社的记者抓拍了这个镜头,这幅照片的名字叫做《25000与2500》,25000名老红军战士和2500公里的铁路线。

到了9月20号左右,江泽民总书记来了,1997年的春节他与人民共度春节,大年初一又来(兴国)了,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如果是交通极不方便的话,这些党和国家领导人是很难来到这里的。所以它带来的不仅是多一些人,而是这些人来了以后带来一种观念。

两江总督 发表于 2015-5-4 18:54:38

yelei85 发表于 2015-5-4 17: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中国为列强所鱼肉的年代,被中国人最多提起的恐怕就是铁路了。一直以来,铁路作为工业革命的核心标志,被 ...

O(∩_∩)O谢谢。

wfdm3 发表于 2015-5-4 22:53:20

一条老棉裤 发表于 2015-5-4 17: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在说昌吉赣中间那个弯呢

还有赣深高铁龙川那个弯!!

kekedog 发表于 2015-5-4 22:55:00

wfdm3 发表于 2015-5-4 09:53
还有赣深高铁龙川那个弯!!

这2个搅屎棍威武啊啊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陆东福为江西高铁发展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