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yu7923 发表于 2014-12-16 14:57:54

【铁一院】兰合铁路站前施工图设计侧记

争分夺秒战兰合——兰合铁路站前施工图设计侧记兰合铁路是201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确定的年内开工建设的64个重点项目之一,工期非常紧迫。——3月20日全线定测工作展开,6月初定测完成。——7月底,先期开工工点初步设计完成;9月初,全线初步设计完成;9月12日,初步设计通过审查。——9月22日,开展补充定测和鉴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同期开展先期开工段施工图设计。——9月底,先期开工段鉴修初设文件完成;10月初,先期开工段施工图设计完成,并通过铁路总公司审查。——11月底,报送全线站前施工图审核稿,12月15日交付全线站前施工图。一年来,兰合铁路的勘察设计工作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着。承担兰合铁路设计工作的兰州院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也正为着一个个预期的目标争分夺秒地奋战着。10月23日,随着线路专业分批提供全线开放设计平纵断面图、地质专业陆续向各专业提供各工点地质资料,兰合线站前施工图设计高峰也随之到来。桥梁、隧道、路基、线路、站场压力巨大,他们要在40天内完成全线180公里,计600余个工点的施工图设计任务。兰合铁路地处甘肃南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沿线沟谷纵横,地质复杂。全线桥隧长度合计106公里,桥隧比达到58%。在施工图设计中,桥隧所承担的任务最重,压力最大。面对众多的桥隧工点,他们不等不靠,全所动员、积极应对。把负责的46座隧道、57座大中桥、204座小桥涵的设计、复核、审核、审定任务逐一落实到人,制订出详细的节点时间和出图计划。考虑到王晓鹏设计经验相对丰富,起初所里给他安排的复核工作较多。但王晓鹏接到任务后主动请缨,希望再给他安排一些复杂工点。在任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王晓鹏能够主动争取任务,这让所领导非常感动。桥涵专册王斌从3月份定测开始就忙碌不停。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他把不到3岁的孩子送回老家让父母照料。施工图设计开始后,他整天忙着出图的组织和策划,随时与各专业协调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虽然身处办公室,但每天连喝水的时间都很少。桥隧所副所长吕文达不无幽默地说:“喝水少就节约了上厕所的时间,一举两得。”尕吉拉尕大桥是兰州院设计的第一座小曲线半径上的大跨连续刚构桥,主跨采用(60+100+100+60)m连续刚构。该桥结构形式复杂、设计难点多,计算极其繁琐、出图工作量非常大。该桥的合理设计周期需要3个月,而兰合线施工图开始到完成不足一个月,设计周期过短。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设计者郭铮不分昼夜、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对郭铮来说,尕吉拉尕不仅是攻坚战,还是持久战。不仅要考验他的爆发力,还要磨练他的耐久力。隧道专业虽然设计人员少,但定测、初步设计在不委外的情况下依然顺利推进。这在于隧道主管副所长姬云平的提前着手,科学统筹。姬所长介绍:在定测阶段,现场人员白天完成外业调查和资料收集后,有的同志晚上配合线路专业进行方案比选,有的同志便开展隧道平面图及弃砟场的设计。在定测工作结束前,这两项工作已经完成了。同时,他安排所里的同志同步在兰州进行四套隧道断面通用图的设计,待定测外业工作结束时这项工作也已经完成。这样安排就为后续施工图设计集中到来争取了时间。定测刚结束几天,兰合线初步设计便开放了。与此同时,天平铁路两座15公里以上隧道的开挖正处在山脊高地应力段,王洼铁路程儿山隧道正处在穿越特殊地质第三系砂岩段,兰州地铁施工单位也进场了……各项目需要处理的配合施工的事情同时涌来。调度命令要求各项目同步推进!隧道专业只能打破“每个工点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传统设计方式,选择最节省时间的设计方案,将各常规工点再次细化分配:洞门专人设计、纵断面专人设计、弃砟场专人设计。姬所长算了一笔账:“2人单一洞门熟练+ 1人单一纵断面熟练+ 1人单一弃砟场熟练= 4人全工点熟练。”李守刚、祁卫华等技术全面的同志则集中精力完成长大隧道设计。这样,每个人都任务明确而充足,便于大批量设计任务的同时开展。于是,隧道人员全员“5+2”、“白+黑”。从主管院总到普通员工的办公室里都可以见到折叠床,累了、困了就在办公室里休息一下,然后继续“战斗”。除了桥隧专业之外,路基专业压力同样巨大。兰合线地质条件复杂,路基工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在兰州院承担的项目中较为少见。李强作为兰合线路基专册,带领路基团队发扬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顽强作风,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兰合线施工图阶段175个路基工点的设计工作。为了保质量、抢进度,确保供图履约,李强经常是干到凌晨三、四点,之后就在办公室短暂休息一会,早晨又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就这样,他披星戴月连轴转,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连续个把月才能抽空回家一次,家里根本照顾不上。为了支持他的工作,他的妻子带着年幼的孩子,从不向他诉苦,有什么事就给娘家打电话,主动承担了家里的一切。所领导和同事们时常劝他回家看看,可是时间紧、任务重,一个人一摊事,甚至一个人顶两个人用,他的工作又无人能替。所以,李强即使回去,也是看一眼,匆匆忙忙又返回了办公室。按理说,施工图设计阶段线路的设计工作量相对较少,一开放设计后就是整理出图的事。但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错了。除了对其他几个站前专业设计过程中提出的方案进行讨论、优化外,线路专业最主要的工作量就是轨道和改移道路设计。兰合线作为国铁Ⅰ级铁路,全线为跨区间无缝线路,由于全线桥隧比例较大,轨道设计的各种计算工作较繁琐,加之兰州院又没有轨道专业(线路专业兼),张艳文在设计中随时向兰州院和线运处的同事请教,保证了轨道设计的质量。关于加班的事,张艳文有句话比较形象:“自从今年3月开始干兰合线以来,周末如果有时间呆在家里,常常不知所措,好像不正常;如果手机不响,感觉挺奇怪的”。10月中旬,兰合补充定测期间,张艳文喜得双胞胎女儿。所领导在安排施工图设计工作时,有意让张艳文主要负责轨道这块,工作内容相对单纯。好让张艳文在周末偶尔有时间呆在家里,陪着乖女儿,担起父亲的责任。作为衔接站前和站后专业的站场专业,自施工图开放设计以来,压力巨大。正如项目副总体兼站场专册李帮东所说:“这是自2006年工作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这么大的压力。晚上睡得晚,早上醒得早,脑子里全是工作的事,根本没办法睡个安稳觉”。施工图开放设计以来,李帮东既要与全院几乎每一个专业配合,又要统一安排好专业内部的设计工作,时间总是不够用,只能充分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由于兰州院站场专业人员较少,又无专业设计软件,全是“纯手工”操作,设计效率较低。面对工期紧,设计截止时间无退路的情况下,站场专业主管所长郭建喜与专册提前策划。全线12个近期开放车站设计、复核、审核等工作落实到人,明确各项设计时间节点,保证了站场专业图纸的按时完成。兰州院的其他专用线项目站场专业人员大都担当着总体、专册。每人手里都是三、四个项目同时开展工作。这不,敦格线专册杨万新、天平线专册谢金梅、阳涉线专册侯磊、山东三线专册张竞、内蒙巴图塔专用线总体韩瑛等,常常是这边刚出差回来,那边又叫着出差去,只能挤时间完成兰合线的设计工作。在最紧张的时候,所长郭建喜更是替大家出差。站场专业今年新招了三人,为了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和锻炼队伍,他们也加入了兰合线施工图的设计工作中来。在完成站前施工图的同时,站后施工图也计划于12月15日开放设计,站场专业的压力依然很大……随着站前专业完成施工图(审核稿),各专业的工程数量也已经提交给工经专业,工经所全体员工从12月6日开始,已经全所加班,打开突击战了,将赶在12月15日之前完成第一版施工图预算。在兰合线设计工作如火如荼般进行的同时,兰州院的众多中小项目也在按正常工期推进着。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多线作战,在确保重点项目的同时,兼顾其他项目。敦格线桥涵专册王文博,在处理敦格线变更设计的同时,还要担当起兰合线的重任。就在他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王文博还在办公室加班出图。大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之下,同志们开玩笑地说:工作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里,就连晚上做梦也不放过。为了兰合铁路按时开工,兰州院的许多同志舍小家、顾大家,克服各种困难,把自己全部的心血投入到工作之中。地路所王旭、邱晶夫妇原计划10月份在兰州举办婚礼。可是,当时全所上下都在为兰合线忙碌,他们只得把婚礼延期。兰合线设计期间,隧道工程师刘志诚的结石病犯了,疼得受不了。医生要求手术,刘志诚请求医生先采取消炎措施,等干过最吃紧的这一段再手术。用职工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切给兰合线让路”。兰合铁路是沿线各民族兄弟热切盼望的“致富之路”,也是伴随兰州院青年技术人员成长的“成才之路”。从2009年2月兰合铁路初测工作开展至今,兰州院的青年技术人员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见证了这条铁路的从无到有。他们为此洒下了辛劳的汗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奉献了聪明的才智。如今,蓝图即将变成现实,他们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http://cr1sdi.crcc.cn/imgTemp/18/2014-12-16/14121609021481604.jpg

http://cr1sdi.crcc.cn/imgTemp/18/2014-12-16/14121609023598844.jpg

http://cr1sdi.crcc.cn/imgTemp/18/2014-12-16/14121609025020273.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铁一院】兰合铁路站前施工图设计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