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客 发表于 2014-11-16 10:59:42

江西省铁路网规划修编暨“十二五”后三年工作计划

2008年我省编制出台了《江西省铁路网发展规划(2008-2020年)》,至今已逾五年。其间,部分约束规划的内外部因素发生变化,个别既定规划方案在实施当中有所调整,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设动议、规划思路,有必要结合当前实际尤其是铁路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重新审视和调整我省路网远景格局、系统修编该项规划,并提出“十二五”后三年铁路发展重点。为此,根据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及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特编制《江西省铁路网规划修编暨“十二五”后三年工作计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及“十二五”初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铁路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抓中央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重要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铁路的决策部署,坚持规划先行、高效推进,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期间铁路建设成绩斐然、客货运量大幅增长、点线配套协调发展、枢纽地位显著提升,并在战胜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洪涝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划先行引领发展。高度重视规划对指导铁路建设科学、有序进行的重要作用,借助2008年国家调整修编《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有利契机,我省适时编制出台了指导全省铁路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江西省铁路网发展规划》。该规划充分体现出全省铁路发展思路的创新,基于交通运输“主动引领”而非“被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以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先行理念,为全省勾勒出以“五纵五横”为骨架、总里程逾6000km的铁路网。规划提及的绝大多数项目已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其中武九客运专线、昌吉赣客运专线、池州至九江客运专线等一大批建设项目均系首次提出。  ——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及“十二五”初期,我省紧抓铁路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加强高层互动、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协调机制、转变工作思路,先后与原铁道部签署了10份会谈纪要,不断深化路地合作机制,高效有力推进了全省铁路建设。同时,为统筹协调全省铁路建设与发展,省地方铁路行业管理平台和铁路建设投融资平台—江西省铁路建设办公室暨江西省地方铁路建设集团公司于2006年11月正式成立(后于2009年7月更名为江西省铁路投资集团公司),标志着我省在铁路建设领域由被动向主动、由从属向主导的角色渐变,为地方充分发挥其作用与影响提供了体制保障;标志着路地共建铁路机制日趋成熟、铁路建设外部环境日益改善;标志着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满足铁路建设资金需要的新型投融资模式取得明显进展,有效了推进全省铁路建设步伐。  ——铁路建设成绩斐然。“十一五”期间及“十二五”初期,我省铁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昌九城际、南昌枢纽西环线、井冈山铁路、铜陵至九江铁路、向莆铁路等新线建成运营,沪昆、峰福、武九、京九等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沪昆客专、合福客专、衡茶吉铁路、赣韶铁路、赣龙铁路扩能等项目开工建设。仅“十一五”期间,我省铁路投资达到836.7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倍;建成及在建铁路项目数量、里程及投资额均创我省历史之最。  截止2012年底,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2835km,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达52.8%、59.9%;此外尚有1207km铁路在建;路网密度169.9km/104km2,是全国平均的1.67倍;万人拥有铁路0.63km,高于皖、湘、浙、闽、粤等周边省份。铁路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2010年9月昌九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实现了我省高铁“零”的突破,加之既有提速线路——沪昆线,全省快速铁路里程已达639km。  表1 江西省铁路网发展概况  
指标  单位  2005年  2012年  增减
铁路运营里程  km  2307  2835  528
其中:复线  km  1311.1  1496.3  185.2
 电气化  km  79.4  1697.7  1618.3
    快速铁路  km  —  639  639
  复线率  %  56.8  52.8  -4.0
  电气化率  %  3.4  59.9  56.5
  路网密度  km/104km2  138.2  169.9  31.7
每万人拥有铁路  km  0.54  0.63  0.09
  注:快速铁路为速度目标值达到200km/h及以上线路。  表2 江西省历年铁路运量  
年度客运量(万人)货运量(104t)客运周转量(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108t.km)
  2005  3906  4804  386  610
  2006  4172  5330  426  637
  2007  4606  6483  480  683
  2008  5214  6046  530  672
  2009  5470  5570  511  659
  2010  5588  5374  565  686
  2011  6152  5765  600  714
  2012  6332  5380  584.1  681.8
  ——点线配套协调发展。坚持协调发展,注重点线配套,在加快推进干线铁路建设的同时,同步实施了新建南昌枢纽西环线、新余洋坊站扩能改造等枢纽、站场配套工程。积极推进铁路支专线建设,编制完成了《江西省铁路支专线规划》,先后启动了樟树、新干盐化工产业基地、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新余洋坊站扩能改造、萍乡陶瓷产业基地等一批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其中2011年9月开工的樟树、新干盐化工产业基地铁路专用线,是我省主导地方支专线建设的首次探索和尝试。  ——枢纽地位显著提升。江西在路网中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地位显著提升。尤其是南昌铁路枢纽作为全路快速客运网的次中心之一,将成为便捷对接华东、中南、西南等地的咽喉要道以及西北、华北、西南、华中沟通闽台的必经之地,其集客运、货运、解编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枢纽地位将愈发举足轻重。  综上,“十一五”时期及“十二五”初期我省铁路事业实现了全方位提升,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卓著。但受困于历史积欠,铁路瓶颈制约仍未根本缓解,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表现在:路网建设步伐滞后于运输需求增长;路网时效性依然不足;建设融资压力日趋凸显;建设管理专业人才短缺等。特别是《江西省铁路网发展规划》出台已经五年,其中大部分规划项目已启动或实施,部分项目规划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发生了变化,为更好地指导我省铁路建设发展,并与国家相关规划相衔接,有必要对《江西省铁路网发展规划》进行修编。  今后若干年,是我省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努力争取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关键时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为铁路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表现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铁路继续又好又快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铁路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需要铁路发挥支撑、引导作用;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需要进一步扩展路网覆盖面;全方位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需要强化出省下海铁路通道;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绿色崛起,需要构建节能环保的综合运输体系;努力建设旅游产业大省,需要进一步改善旅游交通。为此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我省铁路又好又快发展,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引领,以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立足江西资源禀赋、空间区位、经济基础和发展愿景,遵循综合运输理念,瞄准铁路薄弱环节,着力扩充规模、完善布局、提升质量,强化铁路对江西区位势能的改善效应,最大限度支持区域建设生态经济、振兴赣南苏区、重点推进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和九江沿江开放开发、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努力争取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坚实的铁路基础设施保障。  (二)规划原则  ——坚持适度超前发展。充分发挥铁路的国民经济主动脉功能、国土开发效能及其对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的先导性作用,本着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先行理念加快建设,适应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为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坚持科学发展。充分吻合江西资源禀赋、空间区位、经济基础、发展愿景等要素对铁路建设的特定要求,锁定路网薄弱环节,科学制定实施进程,优先消除瓶颈制约。加快出省快速通道建设,实现江西与周边经济区的便捷对接;加快推进大能力煤运通道建设,确保能源供给安全;循序渐进启动国土及资源开发性线路建设,逐步缩小路网盲区,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扶贫攻坚;适时启动城际铁路建设,助推新型城镇化进程;从而最大限度支持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坚持协调发展。遵循综合运输理念,依据各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优势合理配置、集约利用运输通道资源,衔接优化各种运输设施空间布局。注重铁路枢纽建设,提升南昌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实现点线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当前与长远、技术与经济、投入与产出的统筹协调,区分轻重缓急、满足发展急需,兼顾必要与可能,在综合考量运输需求走势和资金总量约束的基础上,优先挖掘既有铁路资源潜力,合理把握新建铁路的规模、标准、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吻合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打造成为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发展目标以及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注重铁路建设与土地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江州客 发表于 2014-11-16 11:00:14

(三)规划目标  “十二五”后三年工作目标。构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联港出海、安全便捷的铁路网络,完成省域城际铁路网规划。重点加快构建对接周边主要经济区的快速通道及大能力出海通道和能源运输通道,积极推进既有线扩能改造和支专线建设,优化主要枢纽布局,循序渐进完善路网。  ——路网规模。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约4000km,其中快速铁路里程约1700km。对接长三角、海峡西岸、长株潭等经济区的快速通道全面形成,对接武汉都市圈继而进京的快速通道启动建设,初步形成快速客运网主骨架。  ——覆盖范围。覆盖超过2/3的县级以上经济据点和多数主要景区,并通过衔接相关支专线通达大部分工矿重镇、重点港口和物流中心。  ——时效性。南昌至省内大部分设区市1h、至周边主要城市3h交通圈初步形成(见表5)。  ——路网骨架形态。形成“三纵三横”路网骨架。  表3 江西省2015年快速铁路网构成  
序号  项目名称省内里程(km)速度目标值(km/h)备注
     合计  1758


  1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  526  350在建
  2合肥至福州客运专线  183  350在建
  3向塘至莆田铁路  246  200既有
  4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新建双线)  125  200在建
  5昌九城际  131  250既有
  6沪昆铁路  547  200既有
  表4 “三纵三横”路网骨架线路组成一览
  性质  名称  组成
  三纵  京九通道  京九铁路、昌九城际
  合福通道  合福客运专线、峰福铁路
  向莆通道  向莆铁路
  三横  沪昆通道  沪昆铁路、杭长客运专线
  沿江通道  武九铁路、铜九铁路
  韶赣龙通道  赣韶铁路、赣龙铁路
  表5 南昌至周边主要城市旅行时间  
目的地  时间  径路
  长沙  1小时20分  沪昆客专
  杭州  2小时15分  沪昆客专
  武汉  2小时40分  昌九城际、武九线
  上海  3小时  沪昆客专
  福州  3小时  向莆铁路
  广州  4小时30分  沪昆客专、京广高铁
  深圳  5小时  沪昆客专、京广高铁
  北京  7小时  昌九城际、武九线、京广高铁
  ——运输能力。满足年铁路旅客发送量1亿人次,年货物发送量1亿吨。  2020年规划目标:  ——路网规模。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000km以上,其中快速铁路里程达到2500km以上。形成对接周边主要经济区的快速通道、便捷进京快速通道及环鄱阳湖城际快速客运网络。  ——覆盖范围。覆盖超过85%的县级以上经济据点。  ——时效性。南昌至省内各设区市1h(除赣州、景德镇)、至周边主要城市3h交通圈全面形成,快速进京通道建成(见表7)。  ——路网骨架形态。形成“五纵五横”路网骨架。  表6 “五纵五横”路网骨架线路组成一览
  性质  名称  组成
  五纵  京九通道  京九铁路;昌九城际、昌吉赣客专、赣深客专
  合福通道  合福客运专线、峰福铁路
  向莆通道  向莆铁路
  岳泉通道  岳吉铁路、吉永泉铁路
  阜汕通道  六景铁路、皖赣铁路、鹰梅汕铁路
  五横  沪昆通道  沪昆铁路、杭长客专
  沿江通道  武九铁路、铜九铁路;武九客专、池九客专
  韶赣龙通道  赣韶铁路、赣龙铁路
  岳衢通道  岳九铁路、九景衢铁路
  衡武通道  衡茶吉铁路、吉武铁路
  表7 南昌至周边主要城市旅行时间  
目的地  时间  径路
  长沙  1小时20分  沪昆客专
  武汉  1小时50分  昌九城际、武九客专
  杭州  2小时15分  沪昆客专
  合肥  2小时30分  昌九城际、池九(合九)客专
  上海  3小时  沪昆客专
  南京  3小时  昌九城际、池九客专、宁安城际
  福州  3小时  向莆铁路
  广州  3小时  昌吉赣客专、赣深客专、广梅汕铁路
  深圳  3小时  昌吉赣客专、赣深客专
  厦门  3小时30分  昌吉赣客专、赣龙扩能、龙厦铁路
  昆明  5小时30分  沪昆客专
  北京  6小时  昌九城际、武九客专、京广高铁
  远景(2030年)规划目标:  进一步强化主要通道、进一步拓展路网覆盖、进一步提升路网规模,新增咸(宁)井(冈山)赣(州)纵向通道及九(江)长(沙)横向通道,形成“六纵六横”路网骨架。铁路里程达到7000公里以上,覆盖超过90%的县级以上经济据点;路网时效性进一步增强,快速铁路里程达到3000km以上。  三、布局调整  基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统筹分析当前铁路建设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对原路网布局规划方案提出以下调整建议:  1.根据国家关于构建蒙西至华中煤运大通道的构想和实施方案,对我省原路网规划进行调整:  (1)新增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岳阳至吉安线,线路全长430.1km,其中江西境内211.1km。同时,取消原规划的新余至峡江、宜丰至上高两条支线。  (2)调整原规划中的咸宁至吉安线为咸宁至井冈山线。该线与井冈山至赣州线对接并连通赣龙~龙厦通路,从而在进一步拓展对赣西北的路网覆盖之余,系统形成对接厦门港与中西部地区的便捷疏港通道,线路长约405km,其中江西境内约330km。  (3)新增吉安至永安线,使之与岳阳至吉安线组合,从而开辟泉州港对接中西部地区的岳阳~吉安~泉州疏港通道,线路长约295km,其中江西境内约185km。  2.鉴于皖赣线是江西省环鄱阳湖城际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议路地双方加强沟通,将《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皖赣电气化改造与我省原规划的皖赣新建双线两项目合并为皖赣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同时深化扩能方案研究。  3.结合区域路网最新规划研究动态,取消原规划中的合九铁路增二线电气化,新增合肥至九江客运专线。该线不仅可快速对接皖赣两省省会,还可通过衔接合蚌客专进而连通京沪高铁,形成继昌九~武九~京广通道之后,另一条南昌便捷进京通路。  4.新增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该线作为全省铁路快速客运网络的骨架组成,将与昌吉赣客运专线一道,构成江西尤其是赣南地区对接珠三角的最便捷通道;线路长约430km,其中江西境内约135km。  5.结合相关设计院所最新研究成果,调整优化原吉安至武夷山线东段走向方案,与向莆、鹰梅线接轨于抚州地区附近,与浦建龙梅线接轨于武夷山地区附近;方案调整后线路长约331km,其中江西境内约243km。并建议深入优化比选于邵武地区接驳浦建龙梅线方案。  6.鉴于岳阳至九江、长沙至九江两线功能有别且后者功能内涵更为丰富,故在依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方案、新增岳阳至九江线的同时,同步保留原规划中的长沙至九江线。  7.新增南昌至九江客运专线,未来与北京至九江客运专线、昌吉赣客运专线及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一道,形成京九快速客运通道,承担区域中长途快速客运功能,线路长约130km,均位于江西境内。既有昌九城际铁路届时将重点承担区域城际客运功能。  8.在建单线赣韶铁路作为对接京九、沪昆两干线的便捷通路和华北、华中与珠三角地区间的双箱和快货运输通道,货运需求十分旺盛。结合相关设计院对该线运输需求预测成果及能力适应性分析结论,建议新增赣韶铁路增二线项目;线路全长179km,其中江西境内62km。  9.新增向塘至莆田货运线,实现南昌~福州通道客货分线,线路全长635km,其中江西境内250km。  10.取消高安至协塘线、南康至崇义线,建议将其纳入《江西省支、专线铁路规划》。  11.尽快编制完成省域城际铁路网规划。  综上,此次规划修编共调整14个项目:  1.新增7个规划项目:规划项目4个,岳阳至吉安铁路、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九江至岳阳铁路、吉安至永安铁路;远景规划项目3个,赣韶铁路增二线、南昌至九江客运专线、向莆铁路货运线。  2.调整3个原规划项目:咸宜吉铁路调整为咸宜井铁路;合九铁路增二线电气化调整为合九客运专线;皖赣铁路复线改造更名为皖赣铁路扩能改造。  3.取消4个原规划项目:新余至峡江铁路、宜丰至上高铁路、高安至协塘铁路、南康至崇义铁路。  按照上述调整方案,江西路网远景规模将达到7000km以上,路网密度达到约450km/104km2,形成“六纵六横”骨架格局;时效性、覆盖面、连通度大体维持不变。

江州客 发表于 2014-11-16 11:00:49

江州客 发表于 2014-11-16 11: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规划目标  “十二五”后三年工作目标。构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联港出海、安全便捷的 ...

四、实施进程  在优先确保在建项目按期投产运营的基础上,统筹考虑资金约束、兼顾必要与可能,确定我省铁路网规划项目实施进程如下:  1.“十二五”建成项目:向塘至莆田铁路、衡茶吉铁路(衡阳至井冈山段)、赣州至韶关铁路、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合肥至福州客运专线、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共6个项目。  2.规划项目:武汉至九江客运专线、九江至景德镇至衢州铁路、岳阳至吉安铁路、南昌至吉安至赣州客运专线、池州至九江客运专线、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鹰潭至梅州铁路、皖赣铁路扩能、井冈山至赣州铁路、六安至景德镇铁路、合肥至九江客运专线、吉安至武夷山(建宁)铁路、吉安至永安铁路、九江至岳阳铁路共14个项目。  3.远景规划项目:南昌至九江客运专线、咸宁至井冈山铁路、九江至长沙铁路、向塘至莆田货运铁路、赣州至韶关铁路增二线共5个项目。  表8路网规划实施进程  
序号项目名称总里程(公里)总投资(亿元)省内里程(公里)省内新增里程(公里)省内投资(亿元)
  一“十二五”建成项目(共6项)  3012  3280.8  1207  1207  1188.1
  1  向莆铁路  628  518  246  246  168
  2  衡茶吉铁路  210  89.1  65  65  21.3
  3  赣韶铁路  179  61.8  62  62  23.8
  4  杭长客专  934  1308.8  526  526  642.8
  5  合福客专  811  1058.4  183  183  233
  6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  250  244.7  125  125  99.2
  二规划项目(至2020年)(共14项)  47383695.5265924301985.8
  7  武九客专  114  161.2  46  46  75.6
  8  九景衢铁路  333  259.2  250  244  196.3
  9  蒙西华中煤运通道岳吉段  430  258  211  211  160.7
  10  昌吉赣客专  420  462.8  420  420  462.8
  11  池九客专  193  237.3  92  92  118.6
  12  赣深客专  430  550  135  135  162
  13  鹰梅铁路  504  415  431  431  347.2
  14  皖赣铁路扩能  510  300  189  82.6
  15  井冈山至赣州铁路  130  52  130  130  52
  16  六安至景德镇铁路  485  280  67  67  40
  17  合肥至九江客专  246  320  29  29  38
  18  吉安至武夷山(建宁)铁路  331  130  243  243  97.2
  19  吉安至永安铁路  295  120  185  185  74
  20  九江至岳阳铁路  317  150  231  197  78.8
  三远景项目(2030年)(共5项)  1777  986  1045  940  584.4
  21  南昌至九江客专  130  156  130  130  156
  22  咸宁至井冈山铁路  405  160  330  330  132
  23  九江至长沙铁路  428  350  273  230  184
  24  向莆货运铁路  635  280  250  250  100
  25  赣韶铁路增二线  179  40  62  12.4
合计  95277962.3491145773758.3
  五、“十二五”后三年重点任务  按照加快构建以南昌为中心的“十”字型快速客运网主骨架的总体布局,结合全省铁路建设现状和发展态势,确定“十二五”后三年铁路建设重点为“主攻北上南下”,即以打通南北快速通道为重点,主攻武九客专、昌吉赣客专、池九客专(合九客专)、赣深客专等高铁开工建设。  1.确保衡茶吉铁路、赣韶铁路、杭长客专、合福客专、赣龙铁路扩能等在建项目按期投产运营、早日形成能力、及时发挥效益;  2.开工建设武九客专,开辟便捷进京通路;  3.开工建设九景衢铁路,进一步完善路网骨架;  4.开工建设岳阳至吉安铁路,提升煤运能力,化解江西能源供给困境;  5.开工建设昌吉赣客专,强化全省快速客运网骨架;  6.力争开工建设池九客专,实现鄱阳湖城镇群与皖江城市群及苏南地区的便捷对接,进一步完善省域快速客运网;  7.响应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力争开工建设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  8.加快推进鹰梅铁路、皖赣铁路扩能、井冈山至赣州铁路、六安至景德镇铁路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六、保障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铁路建设都是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故应制定各项保障措施,确保铁路规划有效实施。  ——前期工作保障。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适度超前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科学有序地推进铁路建设,保障重大项目优先实施。及时把握国家有关铁路发展的政策动向,适时调整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机制体制保障。一是完善协调管理机制,加强与周边省份的交流合作,搞好铁路规划和项目对接,共同加快推进省际铁路项目建设;二是完善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各行业部门前期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简化环节,切实加快项目土地、环评、选址等审批工作;三是完善项目建设协调工作责任制,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扎实做好铁路建设征地拆迁和协调服务工作,及时研究协调解决铁路建设各环节出现的问题,营造良好建设环境,确保铁路建设顺利推进。  ——建设资金保障。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原则,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新型投融资模式,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铁路建设资金来源格局。一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努力争取中央资金更大支持;二是做大做强江西省铁路投资集团公司,向公司注入优质国有资产,增强其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做大融资平台,确保全省铁路建设资金需要;三是合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投资铁路建设,吸引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多渠道筹措建设和运营资金;四是研究设立各级铁路发展基金,用于铁路建设资本金及政策性亏损补贴。  ——工程用地保障。土地保障是我省铁路大发展的关键。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用地政策和用地标准,优化路网布局及线路方案;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其它各类规划的协调衔接,完善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减少占地需求。同时,要根据我省加快铁路建设、夯实基础的客观需求,落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铁路建设用地的安排,优先保障铁路项目建设用地,根据项目实施进程合理统筹平衡各阶段用地指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做好占补平衡;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尽量避让林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珍惜动植物重要栖息地等生态敏感区域,不占或少占生态公益林林地。规范征地征收行为,做好补偿安置工作,严格履行土地征用和房屋征收程序,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程序,保障铁路项目用地需求。

汉杭高铁 发表于 2014-11-16 12:01:42

予象和白完两省,批个350时速的高铁貌似很容易啊

原标题: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估

时间:2014-11-03    信息来源: 铁建处

  10月29日-11月1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湖州组织召开了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经现场踏勘和会议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并同意该铁路按350公里/小时,客运双线标准建设。
  我委铁建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
郑州铁路枢纽:
郑西、郑徐、商合杭、郑合、郑万、郑太、郑济、郑洛城际、郑新[新乡]城际、郑新[新郑]机场城际、郑开城际、郑焦城际、京广高铁

合肥铁路枢纽:
合武,合西,合郑,合商,合蚌,合宁,合杭,合福,合安九-----合肥成了八爪章鱼了

levoex 发表于 2014-11-16 14:55:58

老新闻集锦啊??

江州客 发表于 2014-11-16 15:07:15

levoex 发表于 2014-11-16 14:55
老新闻集锦啊??

这个规划是江西省发改委在今年1月发布的!当时江西省的有关部门已经很清楚合九和池九二合一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铁路网规划修编暨“十二五”后三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