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铁路青阜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改建铁路青阜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发布时间:2014/9/10 信息来源:环境影响评价处 点击:3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厅拟对《改建铁路青阜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的严肃性、公正性及公众知情权,现将该项目环评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五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省环保厅环评处。联系电话:0551-62376679(兼传真)地 址: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怀宁路1766号(230071)项目名称:改建铁路青阜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建设地点:阜阳市、亳州市、淮北市建设单位:上海铁路局合肥电化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 环评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概况:既有青阜线位于安徽省北部,起于淮北市烈山区,往西南经过淮北市濉溪县、亳州市涡阳、利辛两县至阜阳市颍泉区,线路横跨安徽西北平原,本次青阜线工程研究范围从徐楼站(含)至阜阳北(不含),里程K7+100~K139+400,合计132.3km,包含阜阳地区相关工程。本次电气化改造工程原则上在既有铁路线上挂网,在青町、江集新建牵引变电所,在海孜、涡阳、永兴集新建分区所,同时在百善站、青町站、涡阳站、西潘楼站设置综合网工区,阜阳站设网工区。工期:18个月,本工程投资估算总额118175万元,环境评价后可计算的环保措施投资计列16668.45万元,环保工程投资约占总投资估算总额的14.1%。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1)生态:优化用地选址,减少临时用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坚持“占一补一”。为使工程对沿线动植物资源的影响最小化,加强线路两侧的绿化;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形式对破坏的植被进行补偿,在采取植物恢复措施后,评价区生物量总量和自然体系生产力得到较好的恢复。临时用地恢复措施:施工结束后,对于占用农田的临时用地原则上应复耕还田,将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工程施工期间,水土流失主要来自对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等临时用地,建设单位应按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水保措施。(2)噪声:本项目主要设置3m高的声屏障32720延米,共计14724万元;设置隔声通风窗7530m2,合计376.5万元。主要用于沿线分散且距离铁路80m外的敏感点防护。(3)振动:营运期有2处振动敏感点(北王楼、姚后寨,共5户居民)的预测值超过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铁路干线两侧”标准。结合当地规划对其采取搬迁或功能置换的振动防护措施。(4)水环境:工程沿线中间站定员数量较少,故污水排放量较小,经化粪池后排入人工湿地后,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5)电磁:对受影响电视用户预留有线电视入网补偿经费。通车后测试,如确有影响,即实施补偿。变电所选址应远离居民住宅、幼儿园、医院等敏感目标。(6)大气环境:混凝土拌合站合理选址,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并将站址选在位于上述敏感目标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位置200m外,降低施工期粉尘影响。混凝土拌合站施工场地四周应设施施工防尘围挡,拌合站传送砂石料机械应采用封闭形式和加盖防尘罩。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硬化并保持清洁;靠近居民集中区的施工现场应安排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及时洒水清扫,减少扬尘。运营期采取喷洒抑尘剂或加盖防尘布等措施,有效控制敞口货车运输扬尘。(7)固废:运营期垃圾纳入既有收集系统,由专业保洁公司收集、存储,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公众参与情况:环评文件编制期间在新安晚报、江淮热线、淮北政府信息公开网站、阜阳市环保局网站、亳州市环保局进行了两次公示及全本公示,共发放个人意见调查表596份,回收596份,回收率100%。支持和有条件支持率91.61%,5.2%公众认为无所谓,不支持率为0.5% 。发出团体意见调查表118份,回收118份,回收率为100%,支持率为96.61%,3.39%认为无所谓,团体没有反对意见。反对的个体公众,主要担心工程建设噪声污染是主要的环境影响问题,沟通后对工程表示理解和支持。沿线公众对工程建设总体上持积极的态度,认为工程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改善了沿线地区的出行条件。相关部门意见:中国铁路总公司对本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水利部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项目规划选址的审核意见。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2014年9月10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