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谐号 发表于 2014-9-8 01:43:41

媒体称中国高铁出海形势不乐观:仅两个项目才称得上

http://y0.ifengimg.com/a/2014_19/65cf8fb02f0c01d.jpg“高铁推销员”李克强的理想低价策略遭遇国外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高企高铁出海,一路高歌背后的不妙账单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件商品能够向高铁一样被寄予如此厚望,能够享受由总理亲自出面“推销”、在几乎所有的外交活动中现身的待遇。从2013年下半年至今,李克强总理曾在对7个国家的9次国事访问中均积极推销“中国高铁”,而在外事团访华的过程中,“坐高铁”也基本上成为了一个必备的活动安排。而伴随着“走出去”项目的增多,频繁亮剑国际市场的中国高铁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不过,《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中国高铁出海之路似乎并不顺畅,以低价格为主打牌的中国高铁,正遭遇来自国外高生产成本的挑战。意向颇多落地寥寥2009年,作为中国动车组列车制造的主力之一,中国南车资金 研报]感受到了中国铁路出口市场的巨大变化,在这一年里,中国南车地铁、城轨、动车组签约金额达到总金额的77%,首次改变了过去以机车为主的出口结构。截至2013年,中国南车的海外市场收入达到了64.2亿元,占中国南车全年营收的6%。不过,中国高铁行业整体的出海现状却不容乐观。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整个高铁出海的过程中,意向要远多于真正的落实。从2011年开始,包括美国、英国、泰国、南非等多个国家都相继表示要和中国合作高铁项目,然而因种种原因,高铁合作计划却多次搁浅或延期。尽管动车组海外项目颇多,但这其中时速超过250公里的高铁项目仍是寥寥无几。目前,包括高铁基建和高铁设备在内,仅有今年已经正式通车的土耳其安伊铁路二期、香港高铁等两个项目在设计时速方面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高铁项目。中国南车下属公司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高铁出海形势不容乐观,源于在建造高铁市场比较成熟的地区,中国高铁的竞争力还有待培养,而在中国铁路认可度较高的地区,高铁建造的时机往往并不成熟。低价策略遇挑战对中国高铁而言,更低的价格是显著的竞争力之一。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发表了一份关于中国高铁建设成本的报告指出,中国高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时速350公里的项目为1.29亿元/公里;时速250公里的项目为0.87亿元/公里。而国际上,高铁建设的成本多为每公里3亿元以上。这样的成本为中国高铁的低价格竞争提供了支持,从目前高铁出海的实例中,低价成为了中国高铁推广的招牌之一。而在已经通车的安伊铁路二期项目上,低价的情况更为明显。安伊铁路二期合同总金额为12.7亿美元,总里程达到158公里,核算一公里造价在5000万元人民币。而在国内,京沪高铁一公里的造价平均在1.68亿元,即使是造价较低的宁沪高铁,一公里的造价也约在0.95亿元,安伊铁路的均价仅到国内高铁造价的一半。中国高铁的低价格已经大大压缩了利润空间,但是,国外各项材料和人力成本要高于国内这一事实,让中国高铁出海的经济账算得更不轻松。记者在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了解到,在许多海外项目中,相关国家会要求在施工人员使用中,本地人员的比例应该占到多少,而这些人员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往往在技术方面要落后于国内的施工人员,施工周期就会受到影响,成本也会因此上升。在2009年中铁建与沙特国王阿卜杜拉签署轻轨项目的正式建设中,就因工期的延误而亏损人民币41.53亿元。实施本土化战略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中国企业开始采取本土化战略加大“走出去”的力度。2013年4月16日,中国南车成立了南车国际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南车国际相继在澳大利亚、南非、马来西亚、巴西等国成立子公司,同时在马来西亚、土耳其建立了生产基地,逐步实现本土化生产。      而据了解,中铁建也在非洲开展“属地化经营”的策略,明确在项目报价时规定当地人与中国人的比例不低于10:1;在安排现场施工时,要求当地人与中国人比例不得小于25:1。2013年中铁建工集团东非公司内部90%为坦桑尼亚当地员工。本土化战略所带来的不仅是成本的降低,更多的是相关项目深度挖掘的可能性。在南车国际建立以前,中国南车曾尝试在马来西亚推广“产品+服务”的模式,并建立维护点,获得了马来西亚动车组产品后续的维护订单。在南车国际建立后,中国南车相继在已经提供过铁路服务的国家建立维护点,力争推广其在马来西亚所建立的“产品+服务”高铁模式。      (来源:中国企业报)
      相关报道:南北车回应整合口风渐松 铁总担忧垄断极力反对
南北车回应整合口风渐松:从根本不可能变为由上级决定

msz820110 发表于 2014-9-8 07:31:53

在2009年中铁建与沙特国王阿卜杜拉签署轻轨项目的正式建设中,就因工期的延误而亏损人民币41.53亿元
----------------
其实已脱离垄断的环境,我们企业往往是亏损的。看最近几年国企海外投资,基本都是这样。

hypersky 发表于 2014-9-9 08:44:21

这个图会不会有点业余,马来西亚特别是它首都跟新加坡本来就一起的,还要这么绕来连接吗

xuxule2013 发表于 2014-9-9 09:00:10

hypersky 发表于 2014-9-9 08: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图会不会有点业余,马来西亚特别是它首都跟新加坡本来就一起的,还要这么绕来连接吗

哈哈,吉隆坡跟新加坡弄得北京到上海似的!

hypersky 发表于 2014-9-9 12:40:07

xuxule2013 发表于 2014-9-9 09: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吉隆坡跟新加坡弄得北京到上海似的!

估计也就东南亚这条线可能性大些。

ljliang197 发表于 2014-9-9 13:38:03

都是牲胱猪捣乱

西局HXD1C 发表于 2014-9-9 17:42:19

中国对外推销“高标准客货通用的160--200级别普速铁路”成功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高速客运专线特殊性太强,并且日本一直认为中国抄袭其技术,跟着搅局,成功难度很大。

悠悠靳江 发表于 2014-9-9 21:33:24

西局HXD1C 发表于 2014-9-9 17: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对外推销“高标准客货通用的160--200级别普速铁路”成功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高速客运专线特殊性太强, ...

本来就是抄袭吧

QQme 发表于 2014-9-9 22:07:04

msz820110 发表于 2014-9-8 07: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2009年中铁建与沙特国王阿卜杜拉签署轻轨项目的正式建设中,就因工期的延误而亏损人民币41.53亿元
----- ...

坏事传千里,赚钱的新闻会报道么?

清茶潺潺 发表于 2014-9-10 11:07:54

本土化战略是必须的,否则站不住脚的

西局HXD1C 发表于 2014-9-11 09:16:52

悠悠靳江 发表于 2014-9-9 2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来就是抄袭吧

对外推销“高标准客货通用的160--200级别普速铁路”,这种线路建设和机车车辆是中国的强项,在国内运营也很成功,日本这方面反而没什么优势。加之这种铁路适应性强大部分国家地区都需要,反而成功可能性大。
推销高铁的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别报太大希望。

缤纷下午茶 发表于 2014-9-11 09:34:11

悠悠靳江 发表于 2014-9-9 2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来就是抄袭吧

说话太直接会有别人对着你骂街的,所以以后回帖也需要建设性意见 哈哈哈

qa003qa003 发表于 2014-9-11 09:58:39

缤纷下午茶 发表于 2014-9-11 09: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话太直接会有别人对着你骂街的,所以以后回帖也需要建设性意见 哈哈哈

是啊 抄袭是直接拿来用的 这叫买,中国付了钱

中国萤火虫 发表于 2014-9-13 06:49:28

万事开头难啊,先不要心急嘛{:4_104:}

potato596 发表于 2014-9-13 07:20:05

高铁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员流动和较高的经济承受力和良好的维修能力,第三世界的穷哥们基本排除,剩下的有倭寇,汉斯搅局,很难!

还是200以下的普通高速才是重点!楼上几位说的对!

穿山乙 发表于 2014-9-14 09:16:45

人民号机车 发表于 2014-9-13 0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美国都没有高铁,欧洲日本的高铁都亏损,俄罗斯也不怎么需要高铁,那么高铁还有谁会比这几个经济体更有 ...

正解。外国民选政府如果乱花纳税人的钱,弄不好就下台了...

HJN1988 发表于 2014-9-14 09:45:34

好多美国zf养的轮子,走狗

西局HXD1C 发表于 2014-9-15 12:37:26

人民号机车 发表于 2014-9-13 0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美国都没有高铁,欧洲日本的高铁都亏损,俄罗斯也不怎么需要高铁,那么高铁还有谁会比这几个经济体更有 ...

李克强去推销高铁,但是最后实际成交的基本都是普铁。
高铁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

西局HXD1C 发表于 2014-9-15 12:57:25

人民号机车 发表于 2014-9-14 11: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这些年用了上万亿的学费证明了一点,高铁这个东西在国际上没有市场,在国内也是行政力量强制推行,快是 ...

高速客运专线这种运输方式特殊性太大(经济,收入,人口密度,客流,不能运货,地理条件等),这是其不能被世界广泛接受的根本原因。高粉们都有意无意忽视这个根本原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媒体称中国高铁出海形势不乐观:仅两个项目才称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