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轨道交通线路图
南通轨道交通线路图,参考了威廉王储的图,非常感谢!口号真大 楼主什么软件画的 我只能呵呵呵额和 祝贺南通地铁项目成功获批! 新曦明澈 发表于 2014-8-30 16: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什么软件画的
coreldraw画的,底图用的是2013年版的南通市区图
得有大量银子才行啊 不知道啥时候能正式开工啊?希望越早越好。 上局新长段 发表于 2014-8-31 08: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coreldraw画的,底图用的是2013年版的南通市区图
没用过。。。我使用AI画的
本帖最后由 出云银河 于 2014-8-31 13:08 编辑
长江的英文?原先叫Long River,后来叫Changjiang River,又冒出来这么个玩意儿?扬子江只是长江下游一段的别称,你这样叫让上中游怎么办? 新曦明澈 发表于 2014-8-31 13: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用过。。。我使用AI画的
coreldraw相对上手快些,以前用coreldraw的印刷公司很多,但是现在用AI的多些了,因为与PS同是Adobe的,两个软件感觉差不多,唯一不满意的就是coreldraw没有图层这个说法,只能一个个选中组合,置于上下层。我是习惯了用corel了,AI不太会用 出云银河 发表于 2014-8-31 13: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长江的英文?原先叫Long River,后来叫Changjiang River,又冒出来这么个玩意儿?扬子江只是长江下游一段的 ...
扬子江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扬子江原本只是指长江较下游的部份,但由于这是西方传教士最先听到的名字,“扬子江”(the Yangtze River )在外语中也就代表了整个长江。 众所周知,“扬子”乃长江之别称。然而其由来,如今已鲜为人知了。 隋唐年间,扬州城南20里许,有一个名叫扬子的小镇。因地临长江北岸,故又名扬子津。史书记载:“隋开皇十年,杨素帅舟师自扬子津入击朱莫问于京口。”这大概是扬子之名见于史册的较早资料。其后炀帝继位,利用吴王夫差开的邗沟故道,开运河自山阳(今淮安)达扬子,并在扬子建临江宫(一名扬子宫),从此扬子津日渐繁华。 当时瓜洲尚在江心,自扬子津行船抵南岸京口(今镇江),烟波浩淼,南来北往的商旅,皆云集于扬子津候渡或觅转车船。因而扬子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久而久之,人们把丹徒与江都之间的大江称为扬子江,意即与扬子津毗邻的那段大江。时至今日,已演变为通称整条长江为扬子江。一般认为,此演变与西人来华有关。因“长江”二字西方人发音不便,故习惯以“扬子”称呼长江。
南通应该是国内第一个不通动车,获批建设地铁的城市。 按照吸血论,有南京在,南通地铁是不可能获批的
呵呵了。 本帖最后由 ntstation 于 2014-9-2 23:21 编辑
我是笨笨男孩 发表于 2014-9-2 13:19
按照吸血论,有南京在,南通地铁是不可能获批的
呵呵了。
地铁是各市出资修建,而且修在各市的地盘,各市完全自己的能力说了算。但宁启这条苏中地区的雪中送炭的线路修了五年多,南京段某些地段还没开工,作为省会实属不该,而对于各种通往安徽的宁x城际却相当积极,被人称为徽京也就很好理解了! 我是笨笨男孩 发表于 2014-9-2 13: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按照吸血论,有南京在,南通地铁是不可能获批的
呵呵了。
按照吸血论,是南京大发慈悲,给了苏北一点残羹冷炙吃。
ntstation 发表于 2014-9-2 23: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地铁是各市出资修建,而且修在各市的地盘,各市完全自己的能力说了算。但宁启这条苏中地区的雪中送炭的 ...
宁X城际好像不比宁启快吧,南京段也在挨骂呢。当然南京的有些东西实在太快了,比如沪宁城际,宁杭高铁
风生谷底 发表于 2014-9-3 00:09
宁X城际好像不比宁启快吧,南京段也在挨骂呢。当然南京的有些东西实在太快了,比如沪宁城际,宁杭高铁
宁杭高铁快?搞笑吧
用了5年 ntstation 发表于 2014-9-2 23:19
地铁是各市出资修建,而且修在各市的地盘,各市完全自己的能力说了算。但宁启这条苏中地区的雪中送炭的 ...
能具体看待问题?南京宁X城际到安徽了?
宁天城际为何如此快通车?自己先去做做功课再来喷
其次,南京修地铁管你啥事?要你掏钱了?先去查查南京修地铁资金来源再来喷,可以? 我是笨笨男孩 发表于 2014-9-3 09:11
能具体看待问题?南京宁X城际到安徽了?
宁天城际为何如此快通车?自己先去做做功课再来喷
算了还是别说了…苏北童鞋说的那一套听的耳朵都长茧子了…各种场合一遍遍地说…跟祥林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