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这次百万城的韶山3
本帖最后由 制动风机 于 2014-1-13 17:39 编辑苦等好几年,结果出来的模型比SS7C还退步了,只能说,百万城确实还“暂时”没能超越做玩具,车质量的提升赶不上价格的提升。虽然这次百万城花了不少功夫做每台车的细节,也让我们看到了与以往的造车理念的改进(比如轮架分离的设计,是很值得称赞的——百万城的走行当仁不让地排名第一),但我们看着韶山3长大的车迷,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车身颜色感觉看着别扭,尤其是棕色的部分,太深了,而且车门上的Z字形也涂偏了。光前脸就几处错误,白色的V可以说每台车都不太一样,但是这批车全都一个深度。前端扶手的红色涂靠外了,车钩的槽口大了好多,门把手也没做对(早期DF4都还是对的)。司机室后部一片平板毫无修饰,空间也做小了。虽然说的都是细节,但是,难道不就是这些细节决定成败么。本人并没有理解官方所谓的“华而不实的鸡肋”的具体含义,但想必实际成品的设计与部分玩家的期望还是有所差距的。
现在的车模爱好者口味越来越刁钻,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是不愿多出那么几百块买一台自己心爱的模型,而是觉得这样的性价比是不是值得出手。本人不是抱怨价格高,而是高应该有高的道理,像SS7C,我觉得花个1000值,玩着倍儿开心。比起SS7C,我想SS3应当有更大追随的群体,我一直认为,好车型+好设计=热销,而销量与实际标价的高低并不一定成比例。如果这次SS3的选择更多,细节差异更丰富,虽然是个穷学生,我咬着牙可能会买4台,但现在我最多买2台。那些嘴上说着贵的朋友,我想要是碰到自己真心喜爱的车而且细节丰富,同时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应该也会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百万城的定位其实很适合我们这个消费群体,因为它不造铜车,再怎么标,价格永远不会离谱。
我们消费者没有要求,商家就不会进步,这或许与国内模型市场的特殊性直接关联。模型不像电子电器产品,商家永远不会做到最好,因为那样他们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我们消费者期盼的模型不是一个“半成品”,可以通过几次不同的发售不断完善细节而做到最大化利润(经典案例:九阳豆浆机)。再版的出发点应当是满足日趋完善的车迷群体,让每个喜爱该款车的后进模型爱好者都能拥有。这样既保证了老款的升值空间,也让老玩家有更大的信心购买新版车型——不会担心买到的车过几年就被挂上细节粗劣的头衔,弃之不舍,玩之不快。虽然这或许是一件好事,证明了现在的模型商家在进步,制作工艺在改进。商家的最终目的当然是盈利,但我认为,模型生产商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应该抱着每出一款产品都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同时应该把提高顾客的品牌忠诚度摆到首位来考虑。唯有做到忠于细节,才能让人刮目相看。或许要求有些高,但表达了本人的真实想法,欢迎大家拍砖。
LZ說的是實情,我自己第一次看見7C時驚嘆著廁所終於醒覚,終於用心制作車模,並期待往後廁所的新車都能如此,因此對小3充滿期待,但結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真的是恨鐵不成鋼 我都怀疑是不是百万城包了CMR的韶3,拿过来进行一下改动 欢迎拍砖。我们一定要往BWC拍砖! 说的对!这次真的没有用心!我是不打算入了!! 作为一个挑剔的车迷,我当年第一眼就看出百万城第二次新开模的DF11的前脸做的感觉不对,最后全部回炉再造延迟上市。
这个SS3,外形上我实在感觉不出和CMR500元的SS3有什么重大差别。 贵呀,反正我不买 期待细节图片,特别想看看车轮子上是不是像7C那样有两个橡皮圈,要是有的话就放弃了 试了车,这个车在旋钮开到最大,也不是很快,是因为车重吗?你们的车都这样吗 安安2008 发表于 2014-2-26 2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试了车,这个车在旋钮开到最大,也不是很快,是因为车重吗?你们的车都这样吗
这车本来真车限速就一百,估计百万城除了模仿造型也模仿速度。换算一下:全速跑的话模型大约一小时跑1.15公里,一分钟大约跑19.17米,一秒钟跑三厘米多点,我没测试过模型的车速,不过我感觉像DF11那样变态的车速换算下来比动车真车还要快的多。
甘肃兰州 发表于 2014-2-27 0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车本来真车限速就一百,估计百万城除了模仿造型也模仿速度。换算一下:全速跑的话模型大约一 ...
东风11确实很快,车也不是很重,但是有些车还是慢,NJ2,df8b等都有这个问题,可能就是车重的问题
安安2008 发表于 2014-2-27 09: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东风11确实很快,车也不是很重,但是有些车还是慢,NJ2,df8b等都有这个问题,可能就是车重的问题
这个跟车重没有直接关系,最多就是相当于多牵引了一两节车皮而已。跟电机转速和齿轮比有非常大的关系。
其实这就是国内企业的一个特点。撇开研发,就谈一谈组装。对于模型组装来说,经验很重要,但是不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拿到订单后临时找员工。这些工人既有做过组装的,也有没做过的,企业统统把他们派到流水线上,质量自然良莠不齐。再说设备,以前看过某厂的照片,在对比ROCO的宣传片,感觉差距很大。用料很粗糙、做工不考究、技术太落后,等等问题都只说明了企业的战略停留在了之前的老路上。
个人的想法,如有不对,请多包涵。 LZ云:“百万城的定位其实很适合我们这个消费群体,因为它不造铜车。”谁说百万城不造铜车?铜毛、铜集通四弟你不造吗?
中国车迷少,能持续买车的更少,只要大体上过得去就差不多了,不要要求太高! 百万城韶山3太贵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