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有关铁路发展的报导
放眼中国,或许再也没有第二座城市,能够像淮安这样对铁路怀有如此急切、深沉的期盼。明清之际的运河之都淮安,有着“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但以海运的兴起为标志,京杭大运河在漕运中的地位逐渐丧失,淮安也随之从繁华走向衰落。而给淮安以“致命一击”的正是铁路。1925年,陇海铁路开通;10年后,新浦至连云港港口的火车也正式通车。从此,属于淮安的辉煌尘封起来。虽然早在1911年,淮安就有过修建铁路的尝试,但直到1998年周恩来总理百年诞辰之际,淮安大地上才正式驶入第一列火车。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淮安人对铁路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新的期盼。打开淮安的任一主流论坛,关于铁路、高铁的帖子不胜枚举,“淮安高铁梦”已经成为百姓的心声、群众的期盼。淮安人知道,高铁不仅关乎淮安科学跨越发展,关乎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而且关乎这座城市的兴衰。
“尤其要全力争取及时启动、加快推进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铁路和宁淮城际铁路建设”,市委书记姚晓东在市委六届三次全会上指出。市长曲福田多次强调,“加快淮安高铁建设备受瞩目、刻不容缓,必须作为‘头号工程’来推进。”
快马加鞭未下鞍
“头号工程”不仅需要“头号”关注,更需要以最大的力度来落实。围绕推进铁路规划建设工程,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始终快马加鞭。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分关心铁路规划建设,不仅调整、增强了市铁路办机构职能,而且主要领导亲历亲为,多次跑省进京,协调争取,推动落实。今年5月5日,铁路总公司相关领导莅淮视察铁路建设,姚晓东、曲福田请求关心支持淮安的高铁建设。两天后,曲福田赴国家发改委,请求连淮扬镇铁路连淮段按全线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标准同步设计,尽快出具评估意见,并加快项目审批立项。一周后的5月14日,姚晓东当面恳请国家发改委领导关心支持苏北铁路体系建设,加快完成连淮扬镇铁路前期工作并按全线时速250公里尽快开工建设,得到了肯定和支持。6月17日,曲福田再次赴京拜访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请求支持项目建议书审批事宜,并得到同意全线按250公里时速标准进行设计。
与此同时,副市长唐道伦和各有关部门也在紧锣密鼓地工作着。为了充实淮安铁路建设人才队伍,市委组织部主动提出帮助引进铁路、轨道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计划。市规划局、交通运输局以最快速度拿出最优规划方案。市发改委在推进两条高铁的同时,还积极牵头推动宁淮城际铁路前期工作。作为主管部门,市铁路办一边充实机构,一边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铁路规划建设中。不到两个月时间,市铁路办六赴北京汇报争取。
正是凭借着不懈的努力,连淮扬镇铁路于8月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徐宿淮盐铁路得以顺利推进。前不久,在又一次听取了铁路工作专题汇报后,姚晓东充分肯定铁路规划建设取得的成绩并作出批示,要求进一步增强机构,完善机制,不断加快铁路规划建设步伐。
征途漫漫向未来
根据现有方案,连淮扬镇铁路正线全长311.6公里,估算投资399.6亿元,设计时速250公里。而在此前的计划中,这仅是一条时速160公里的普通铁路。徐宿淮盐铁路正线长306公里,估算投资298.5亿元,徐淮段设计时速250公里。
一个令人振奋的未来已经“在路上”:两条高铁将在我市“十字”交会,同站贯通,淮安将融入国家高铁网络,区域铁路枢纽地位基本确立。其中,徐宿淮扬镇段将与沪宁城际铁路共同构成京沪高铁徐州至上海段的第二通道,这预示着途经我市的高铁车次会比较多,我市或将成为江北仅次于徐州的高铁客运枢纽,“南上北下”特别是对接北京、上海两大都市将尤为便捷。
“只有等竣工通车的那一天,才算大功告成。”面对今年以来取得的一系列突破,市铁路办负责人认为,淮安高铁梦依然征途漫漫,要以“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之心全速推进,不可懈怠。
据介绍,除了两条高铁之外,宁淮城际铁路前期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宿淮铁路本月具备开通条件,盐化新材料园区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同时还呼吁开展新长铁路新淮段升级改造和蚌淮盐铁路线路研究。下一步,市铁路办将全力做好三项工作:全力推进高铁项目前期工作及淮安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结合高铁布局修编市域铁路规划;积极做好宿淮铁路开通相关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审计。
这三项任务中,两条高铁建设的时间表尤为牵动人心。根据计划,连淮扬镇铁路力争2014年4月底前完成可研批复,7月底前完成初步设计,力争10月份完成施工图设计,年底前具备开工建设条件;徐宿淮盐铁路力争年底前完成预可研并上报国家发改委,2014年8月底前完成预可研批复,年底前完成可研编制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12月7日举行的连淮扬镇铁路可研行业审查会上又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会议建议同进度开展时速250公里与300公里方案的比选研究,意味着连淮扬镇铁路淮扬镇段有可能进入到目前最高速的铁路网中。这将引起人们更多的遐想和期待:作为京沪高铁徐州至上海段的第二通道,徐宿淮盐铁路徐宿淮段是否也要提高到时速300公里呢?
重任在肩,征途漫漫。但今年以来的一切努力和成效表明,淮安的高铁时代,并不遥远。(记者 周洋 通讯员 戚善功 段文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