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28:25

毛泽东与中国铁路

毛泽东与中国铁路毛泽东与中国铁路文字  在铁路工人的《毛泽东选集》上签名  1951年11月1日,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闭幕的这一天,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宴请全体代表,毛主席与大家共进晚餐。列席代表郭树德找不到自己的座位,被全国总工会的领导引到了一号桌。他不敢相信眼前的现实,桌名签摆的位置告诉他:他与毛主席同桌,座位在毛主席对面。顿时激动的泪水充溢在郭树德的眼眶中……  毛泽东走进宴会厅,全体代表长时间鼓掌,坐在主席对面的郭树德几乎没有动过筷子,他的眼神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毛主席

yippe 发表于 2013-12-26 09:32:09

现在的朝鲜人看见三胖就是这样的吧,三胖什么样人我就不多说了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33:13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34:04

yippe 发表于 2013-12-26 09: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的朝鲜人看见三胖就是这样的吧,三胖什么样人我就不多说了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40:53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42:03

毛泽东主席的一生,同中国铁路的不解之缘源远流长。在争取解放的D.Z.中,他带领中国铁路工人投身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光辉篇章。新中国成立后,他高度重视铁路建设和发展,把人民铁路摆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位置;他亲自规划铁路发展蓝图,指挥铁路建设会战,给予中国铁路和全路职工以最有力的支持和最深切的关怀;他把专列当成自己流动的“办公室”和“家”,曾经72次乘专列外出视察,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列车走遍神州各地,他乘专列工作、生活了2148天,召开政治局会议,制定党的方针政策,运筹社会主义建设的宏图,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政变阴谋……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参加“保路”运动
  
  1911年春天,18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考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他一边刻苦学习,一边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社会动态,不久就投入“保路”风潮,参加辛亥革命,迈出他走上革命生涯的第一步。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发出上谕,宣布“干路均归国有,定为政策”,强夺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改为官办,并同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签订了湘广铁路的借款合同,把筑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保路风潮先从湖南兴起,迅速扩展到四川、湖北和广东,形成震惊中外的保路运动。
  湖南省绅、商、学界组成“湘路协赞会”组织JH,散发传单,强烈抨击清政府出卖路权的行为,要求清政府收回铁路干线国有的成命。参加粤汉铁路株洲长沙段筑路的万名工人也进城示威。在长沙读书的毛泽东目睹了湖南的保路风潮,深受触动,一种民族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在湘乡读书的这段日子,他看到了同盟会主办的《民立报》,逐渐了解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主张,当他得知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72位烈士殉难的消息后,更加坚定了投身民主革命的信念。在学校里,毛泽东和同学们一起投入了保路运动,他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校的墙上,公开表示自己反对清政府、拥护孙中山革命的政治主张。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倡议并和另一个同学剪掉了长辫子,还动员其他十几个同学也剪了辫子。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42:44

1911年10月10日,以四川保路运动为导火索的武昌起义爆发。一天,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到湘乡驻省中学演讲,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建立民国。一些同学站起来支持革命主张,毛泽东当即决定投笔从戎。10月22日,湖南新军在长沙起义成功,毛泽东参加了新军。他认真习武,接受军事训练,并开始接触民主主义的思想。在新军的短短几个月,成为他终生走上革命生涯的起点。
  
  第一次乘坐火车赴北京
  
  1918年8月15日,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走出湖南,乘船北上汉口,由汉口乘坐火车,到北平组织赴法勤工俭学。
  1914年秋天,毛泽东编入湖南省第一师范本科第八班读书。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同学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两个月后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组织会员赴法勤工俭学成为新民学会成立之后的第一个大行动。毛泽东等十余名会员投入了赴法留学的发动、组织和准备工作。1918年6月,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杨昌济教授(后来成为毛泽东的岳父),致信邀请毛泽东、蔡和森进京,并具体指导帮助湖南新民学会的赴法留学活动。经过毛泽东等骨干的宣传鼓动,湖南一师等几所中学的30余名同学报名赴法勤工俭学。
  8月15日,身无分文的毛泽东向同学借了路费,同罗学瓒、张昆第、萧子升、李维汉等24名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从长沙出发,顺江北上,到达汉口后转乘火车,直赴北京。8月的北方正值雨季,恰逢河南发洪水,毛泽东乘坐的列车到达郾城漯河寨时,铁路被洪水冲断,火车被迫停车等候路轨修复。8月19日,毛泽东到达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城市北京。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乘坐火车的经历。
  在距北京大学不远的三眼井胡同吉安东夹道7号,毛泽东与同行的8人挤在3间狭小的房子里住下。10月,经杨昌济介绍,由李大钊安排在北大图书馆做助理员工作,月薪8块银元。一面学习马克思主义,一面组织大家赴法勤工俭学。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43:51

在长辛店铁路工厂进行社会调查
  
  1918年秋冬,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任职。他利用工作方便,阅读了大量新出版的书籍报刊,汲取新的社会科学知识。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此时已开始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参与了李大钊组织的各种新思潮研究活动,他还拜访了陈独秀、蔡元培等知名人士,同他们讨论新思潮的各种问题。这个时期,毛泽东的世界观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转变。
  毛泽东在杨昌济的协助下,安置解决了湖南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在京的学习生活问题,一批湖南的同学被安排在长辛店铁路工厂的留法预备班,进行半工半读。为了筹集这批青年赴法的路费,毛泽东于1918年12月来到这家北京周围最大的铁路工厂,与何长工等人商谈赴法相关问题。走进宽大的工厂车间,看到忙碌着检修机车车辆的铁路工人,毛泽东被眼前展示的工业化力量所震撼。他与工人们亲切交谈,认真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见到负责赴法预备班的钳工师傅陶善琮,毛泽东一再握手致意,感谢铁路工人给予青年学生的帮助和教导。
  1919年12月,毛泽东为驱逐军阀张敬尧出湘,率领驱张代表团第二次来到北京。他再次深入到长辛店铁路工厂,有针对性地了解产业工人的阶级状况,对工厂的管理、工人思想和政治态度,进行了详尽的调查。毛泽东两次到长辛店铁路工厂,是他青年时期对大型工业企业进行的首次社会调查,也是他最早与产业工人的直接接触,这对他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者,有着重要影响。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44:23

新河站首建党小组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会后,毛泽东于8月回到长沙,开始了在湖南建立地方党组织的工作,同年10月,他在长沙创建了第一个党支部。1922年5月,湖南党员发展到30余人,建立支部3个,由此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成立,毛泽东担任书记。
  中共湘区委成立后,继续发展扩大党的组织。根据中央关于“全力组织”铁路Gong.Hui.的指示,毛泽东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粤汉铁路工人当中,首先在新河站发展铁路工人入党,建立了党小组。新河车站位于长沙北门外,旁边就有一个铁路机车修理厂,铁路工人比较集中。这个厂有个修理工叫程地广,技术熟练,在工人中很有威信和影响,1921年秋天,毛泽东在新河站和机车修理厂创办了铁路工人夜校,启发工人认识自己的阶级地位,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官僚、军阀的压迫剥削。毛泽东经常深入到工人中间,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和工人交朋友。程地广作为毛泽东的第一个铁路工人朋友,他带头响应毛泽东宣传的政治主张,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1922年5月,新河成立了工人俱乐部,程地广、卢士英等最先加入了党组织,隶属“湖南党支部”的党小组在新河站成立。
  新河站建党的成功经验,推进了粤汉铁路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岳阳、徐家棚、株洲等铁路站区在工人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进展顺利,党和Gong.Hui.的组织相继建立,为后来有效地发动和领导工人运动,做了组织和干部的准备。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46:29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47:31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49:38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50:10

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中共一大以后,毛泽东回到湖南,他被任命为中共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负责领导湖南地区的工人运动,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工运理论同湖南的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发动和领导了安源路矿和粤汉铁路的工人罢工D.Z.,推动了全国的工人运动高潮。 安源路矿由株萍铁路(株洲——萍乡)和安源煤矿组成,是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官僚买办资本企业,有1·7万多工人。路矿工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压迫深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因此也蕴藏着雄厚的革命力量,毛泽东关注安源路矿工人的潜在力量,将其确定为发展湖南工人运动的重点。
  1921年秋冬到1922年初,布衣长衫的毛泽东,曾两次到安源调查研究,布置工作,化装身份,住进老乡家,逐渐同株萍铁路的火车司机们取得联系,通过他们向路矿工人传播劳工解放的消息和道理。毛泽东委派李立三等同志到安源组织工人运动,通过开办工人补习学校,把学文化同传播革命理论结合起来。在思想发动的基础上,很快吸收了一些工人中的骨干分子入党。1922年2月,湖南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在安源路矿成立,党员6人,李立三担任书记。5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俱乐部确立了“保护工人利益,减除工人的压迫与痛苦”的宗旨,成为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指挥部。
  1922年5月中旬,毛泽东第四次来到安源,召开党支部会议,分析安源工人运动形势,确定了举行罢工的时机和D.Z.策略。9月初,毛泽东第五次到安源和蒋先云、朱少连等分析安源D.Z.形势,研究罢工方案。毛泽东提出“哀兵必胜”的策略,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孤立分化路矿当局。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为工人总代表。罢工宣言中提出17条政治经济要求,最后工人俱乐部取得胜利。这年冬天,毛泽东第六次到安源,召开工人代表会议,指示安源党组织发展优秀工人入党。1923年4月,毛泽东第七次到安源,在工人运动转入低潮时,指示要暂避锋芒,采取稳重步骤,不轻易举行罢工但要摆出弯弓待发之势,做好罢工的充分准备。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51:34

组织粤汉铁路大罢工
  
  1922年5月,粤汉铁路沿线的工人运动迅速发展,武昌的徐家棚和长沙的新河分别成立了工人俱乐部,8月,岳州亦相继成立工人俱乐部。在党的领导下,武长(武汉——长沙)段的铁路工人很快形成了组织力量。粤汉铁路湖北段的铁路局长王世堉深感工人组织起来的巨大威胁,便暗中指使行车监工张荣恩、翻译苗凤鸣纠集流氓地痞挑衅刁难工人,破坏工人运动。
  负责岳州工人俱乐部的共产党员郭亮,认为时机成熟,向毛泽东报告了组织铁路罢工的意见,得到毛泽东的同意。毛泽东派出何叔衡前往武汉,与湖北党的组织负责人林育南取得联系,决定共同领导这次罢工。9月2日,中共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和湖北两个分部以粤汉铁路全体工人的名义致电北京交通部,要求3日内查办鄂局的张荣恩、苗凤鸣,但无答复。9月6日,徐家棚、岳州、长沙、株萍4处俱乐部成立粤汉铁路工人俱乐部联合会,向铁路局提出查办张、苗,不得无故处罚和开除工人,减轻剥削,增加工资等8条要求,铁路当局毫无动静。9月9日,粤汉铁路武长段工人开始罢工。机车锅炉熄火,列车停驶,铁路工厂停工,工人们喊出了“不达目的,誓死不止”的口号。10日晚,王世王育唆使部分尚未觉悟的工人复工开车,并勾结军阀派出军警押运。郭亮即率罢工工人在岳州做卧轨D.Z.,遭到军阀镇压,百余工人遭到杀伤,郭亮等被捕。毛泽东得到岳州惨案的消息,立即派何叔衡到武汉,找湖北党组织和劳动组合书记部,共商营救被捕工人,把罢工D.Z.进行到底。毛泽东亲自赶到新河站,发动了粤汉铁路南段的声援性大罢工,并在湖南、上海的报刊上发出声援粤汉铁路罢工的通电,全国各地的工人迅速作出反应。在罢工风潮的压力下,9月25日,交通部急电王世王育作出妥协,答应了罢工工人的8条要求。历时190天,粤汉铁路大罢工取得胜利。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52:18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54:41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56:09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09:58:39


福厦高铁 发表于 2013-12-26 09:59:05

虽然俺不知道楼主今年多大,但是在未来的20年以后,您再重新看着这张帖子,会知道自己年轻的时候会有多么的。。。。。。

WSGC 发表于 2013-12-26 10:17:50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毛泽东与中国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