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铁路不经过能源大市--淮南,方案欠佳
《淮海铁路》西起平顶山、漯河、周口,经蚌埠、滁州、扬州至上海,是货运能源通道。实际与以前讲的宁滁淮漯能源通道差不多,只是北移了三四十公里,由蚌埠南改为蚌埠北而已。《淮海铁路》既然是货运能源通道,不经淮南市凤台县(能源大县:5矿3电厂)和潘集区(能源大区:4矿3电厂)感到遗憾。
实际《淮海铁路》从蚌埠南(淮南蚌埠之间)或是利用淮蚌联络线至滁州,捷径又节约,比较理想,绕开能源大市--淮南市,从道理上讲不通,也不是最佳方案。
好像 淮海铁路 八字还没一撇呢吧 ? 楼主说的淮蚌联络线具体怎么个走向?淮南潘集到淮海铁路是有联络线的。 八字没一撇呢 不过蚌埠的城市总体规划倒是有这条铁路 淮南至蚌埠铁路联络线,西接淮南市潘集区阜(阳)淮(南)线,向东连接淮南线(西泉站),是一条东西通道。
这条线的意义是什么?好像没有进展。 由淮南矿业分别与上海电力、浙江能源均股建设的田集电厂二期、凤台电厂二期扩建工程项目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这标志着煤电一体化、皖电东送取得重大突破。 2004年以来,淮南矿业先后投资电力234.3亿元,形成了独资、均股、参股三种煤电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到2012年底,拥有电厂20个,权益规模达1300万千瓦,相当于过去我国中部地区一个省的装机容量,一举成为安徽省最大的电力企业、华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煤电能源企业。
2012年,淮南矿业集团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取得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多项经营指标创历史纪录:全年营业收入达727亿元;煤炭产量首次突破7000万吨大关,百万吨死亡率为0.07;电力权益规模1300万千瓦;资产总额1426亿元;成为安徽省煤炭产量规模、电力权益规模、房地产规模、物流规模、资产规模最大、上缴税费较多、职工收入较高的企业。 中流砥柱展雄风。尽管煤炭产业进入调整期,淮南矿业仍将煤炭视为企业的主业之一,加快发展不停步,着力建好淮南基地,建成蒙西基地,布点新疆基地,充分发挥矿井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尽快形成1.1亿吨煤炭生产规模;电力产业方面,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和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建好安徽基地、扩大江西、湖北、湖南(两湖一江)的华中基地;发挥煤电一体化优势,抢抓蒙西至华中特高压建设机遇,突破蒙西基地,到2015年电力权益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
赞成《淮海铁路》从蚌埠南(淮南蚌埠之间)或是利用淮蚌联络线至滁州,扬州至上海,能源城没有能源专用干线,影响煤炭外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