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谐号 发表于 2013-11-2 02:28:45

浓雾干扰铁路交通 提防“动脉”断血

“突然间,车顶火光四射、浓烟四起。”今年1月11日晚,北京至武汉动车在信阳发生故障,数千名旅客滞留。1月30日,多趟京广高速动车组突然“趴窝”,京广高铁上下行暂停运行,14趟高铁被迫晚点。铁路部门回应,两起动车事故均系由严重雾霾引发雾闪,导致动车断电。眼下,我国再次进入雾霾多发的秋冬时节,作为全国交通运输动脉之一的动车可能又将再次面临一轮又一轮浓雾、甚至是“雾闪”的考验。那么,到底什么是雾闪?为何雾闪会导致动车断电?各部门应当如何应对?  
众所周知,在输电网路中有许多瓷瓶作为绝缘物支撑着导线。如果在它们表面因污物或其他附着物聚集,在潮湿天气(比如大雾)里,由于瓷瓶表面污秽层的吸潮作用,在绝缘物表面形成了一层潮湿导电的薄膜,使绝缘耐受电压大大降低,就会造成瞬间短路,引起电路开关跳闸、掉闸等断电故障,这种现象称为“雾闪”(或者“污闪”)。
  
可见,雾闪形成需三要素齐备,即绝缘物表面积污、污秽层湿润和电压作用——污秽是内因,气象条件是外因,高电压则起着直接作用。在高电压作用下,气体或液体介质沿绝缘表面发生破坏性放电,其放电时的电压称为闪络电压。发生闪络后,电极间的电压迅速下降到零或接近于零,闪络通道中的火花或电弧使绝缘表面局部过热造成炭化,从而损坏表面绝缘性能。暴露于户外的输电网路中绝缘瓷瓶会受到工业污秽或大气中的飘尘等的污染。当高压绝缘瓷瓶上沉积大量的污秽后,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作用下就可能诱发“闪络”事故。在干燥情况下,绝缘子表面污层的电阻很大,因此,干燥的空气一般对污秽绝缘物体的闪络电压没有影响,而在有浓雾的潮湿天气条件下,由于污秽层的吸潮现象,就会使绝缘物体表面形成一层潮湿导电的薄膜,使绝缘耐受电压大大降低,从而发生雾闪。
  
电力部门为保持瓷瓶的干燥和绝缘性能,瓷瓶外表设计成波纹伞状的凹凸面。遇到雨天,雨水不易直接由瓷瓶上部流到下部形成水柱接地而短路;而晴天时空气中的灰尘落到瓷瓶上又大多被凸出的部分挡住,不易落到凹进的部分,从而延长了瓷瓶的绝缘安全距离。然而,当空气中灰尘和污染物较多时,瓷瓶各个部位不免变脏。一旦遇上连续大雾天气,瓷瓶上的吸湿性污秽物被浸湿后,就成了带电体。像在两次动车事故中,由于严重的雾霾天气,动车电瓷瓶上积存污垢,污垢对电线表面形成腐蚀,加上浓雾中含有水分,附着在污垢上就形成了导电通道,导致电磁瓶被击穿,进而造成线路中断。据专家介绍,与动车一样,普通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一旦绝缘子上灰尘较多,在大雾天气中也会形成雾闪。“雾闪现象”不仅会影响电力机车停运、工厂停电,甚至可能造成市民生活断电等情况发生。
  
为防范雾闪,在大雾天气多发的秋冬季节, 电力部门需要合理安排线网清扫周期和改进清扫方法,加强对雾滴附着瓷瓶的导电率研究及瓷瓶质量监测检查,改进输电线路抗污强度标准等,特别是要根据天气预报,针对可能出现持续的大雾天气增加巡视次数,及时清扫瓷瓶上的污物。

来源:中国气象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浓雾干扰铁路交通 提防“动脉”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