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坐上海-武汉高铁被震惊
http://image7.club.sohu.net/pic/fc/3c4972c4fbb3dd7dcaf4a008a12d06fc.jpg原文作者叫NavneetKumarBakshi,是被派到中国来工作的印度人,之前有在欧美各国旅行的经验,而且从语气中可看出他不是婆罗门。在中国的看到的现代化场景令他感到极其震撼,当他向印度人描述时又苦于无法用文字描述出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于是决定买一个相机,用照片告诉印度人在中国看到的令他震撼的那一切。。。他在博客中记录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并拍摄了大量图片,图文并茂,写的也很有意思。。。这是其中的一篇博客,记述的是Navneet从上海去武汉乘坐高铁的经历和感受。。。
(印度人诗兴大发)第一段说他跟老婆要去武汉出差顺便玩玩,以及对高铁的赞美,买的票是早上6:48的高铁票,他说中国人做事认真,高铁出发和到达的时间能精确到秒。。。。
干净,状况良好,没有裂纹的,绵延不断的毫无瑕疵的柏油公路。上海火车站是我路途中第一个让我震惊的事物。超大的电子时间表公告牌。
我从未就没有见过如此不可思议的火车站。我看到的这一切确实比我以前看到的任何机场都要好,即使我在中国看到这样的一尘不染的公共场所几乎是例行公事,但是这儿的干净程度还是把我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等着上车的通知。下一件让我震惊的是子弹头列车(高铁),中国所有的长距离列车都能开到250公里每小时,而且官方还决定要升级到350公里每小时,现在在某些城市之间已经能达到这令人敬畏的速度了。
空气动力学的美感
车厢的内部,比飞机的商务舱好多了。聪明的女服务员拿着测试设备。(我猜是对讲机。)
火车从零开始加速,我盯着那个显示速度的电子牌,眼珠子都要爆出来了,喉咙也变干了,我担心这火车要是达到了逃逸速度(卫星脱离地球的速度)飞出了地球怎么办?谢天谢地那个数字最后停在了250km/h。
路过站台的时候,没有小商小贩,没有随地吐痰,没有随地大小便,没有那些泪眼汪汪来送别的亲属。
在六个小时顺利舒适的旅行,经过了上百个隧洞以及各种崎岖不平的地形之后,我们来到了武汉。
这不是上海火车站那种所谓的被装点出来的一尘不染闪闪发光的用来迎接达官贵人的门面工程(印度人一般认为上海是中国的花瓶。),这仅仅是武汉的火车站,正如你在照片里看到的一样,一如既往的干净整洁。我们国家有任何一个机场能在规模,气势,豪华尊荣以及日常维护与这些个听都没听过的中国城市的火车站相提并论的吗?我们亲爱的部长们说什么来着:“我们要将德里打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城市”知道什么叫做最好吗?
来源:搜狐社区
真的吗? 阿三,你不吹牛能死? 笑看风云淡 发表于 2013-8-31 08: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阿三,你不吹牛能死?
这不是吹牛,应该是没见过世面,对比印度,中国火车站当然跟他们不是一个档次的了。 caobing 发表于 2013-8-31 09: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不是吹牛,应该是没见过世面,对比印度,中国火车站当然跟他们不是一个档次的了。
我是指阿三部长说的那句 很强大。。。。 6:48上海虹桥到武汉是哪趟车,D3002?现在是6:33发车 我到很想体验一下阿三的带外挂的列车。 什么时候让日本人震惊,我们才算成功。 我爱星星 发表于 2013-8-31 14: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时候让日本人震惊,我们才算成功。
thats right! 早上6点多去武汉的是D车吧?
D车限速好像是200,怎么会250?
对了,沪宁和京沪上的D车是250的。 这篇文章跟某些中国人到日本去的见闻一个风格。 hxbcnmh 发表于 2013-8-31 16:08
早上6点多去武汉的是D车吧?
D车限速好像是200,怎么会250?
对了,沪宁和京沪上的D车是250的。
沪汉D在沪宁京沪250! 清风剪 发表于 2013-8-31 16: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沪汉D在沪宁京沪250!
呵呵,是的,我把这叉给忘记了,2A、B、E,5A在G线路上都是250的。 阿三的火车可能不到50公里/小时 他说中国人做事认真,高铁出发和到达的时间能精确到秒。。。。
我和我的小伙伴看到后,都惊呆了~~~~· 有雨的雨季 发表于 2013-8-31 21:27 他说中国人做事认真,高铁出发和到达的时间能精确到秒。。。。 我和我的小伙伴看到后,都惊呆了~~~~·
这和有些中国人在日本新干线乘了—次车,回国就说日本车从来不晚点是—样的。 这位三哥兴奋的有点语无伦次。
说实话,第一次坐高铁,还是值得兴奋的。 时空之时空 发表于 2013-8-31 16: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篇文章跟某些中国人到日本去的见闻一个风格。
引用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