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视野》第四期嘉宾观点抢先看
本帖最后由 石榴茶 于 2013-7-22 18:12 编辑这几天有幸跟着《铁路视野》栏目组一起转了一圈,跑去见了见第四期的三位嘉宾老师,我本意就是为了凑热闹,打酱油,搜点八卦。结果这两天被海子会员服务盯上了,让我写点采访感受。所以,咱就正儿八经点。
还不知道第四期《铁路视野》是怎么回事的童鞋,有必要去站内搜索一下第四期的报名征集帖,那里有相关介绍。
我把我现有了解的情况跟大家先说说。第四期的主题讲的是铁路货运改革,吼吼吼吼。一定会有人吐槽,“我去~~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起初我的想法跟大家一样。“货运改革?什么时候客运改革再来通知我好吗?什么时候有车迷活动再来通知我好吗?”
本帖最后由 石榴茶 于 2013-7-25 01:57 编辑
但是,通过连日来的摸底了解,我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滴,大大滴错了,图样图森破”。
铁路货运改革,跟民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样的一个问题,我分别问了三位嘉宾,
“铁路货运改革,到底将怎样影响和改变老百姓的生活?”
我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交大的张晓东老师说,央视的记者在前几日采访他也问到了同样的问题。(这是说我的问题有专业记者的风范了吗?我自以为是的傲娇了,吼吼吼)好了不废话了,
张教授的回答是这样的:
“铁路货运改革,走向市场,改变外部竞争环境,将改变国家的整体的包括公路、航空、水运等的运输大格局,为规范市场秩序,提供助力,从而将会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流通成本也会降低,对老百姓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用相对低的价格买到品质更高的物资,我们的生活品质就会得到提升。”
熊所长的回答是这样的:
“铁路货运改革,未来势必要改善运输条件,实现更多的长距离但是更加便捷的鲜活物资运输,让老百姓更快吃到用到品质更高的产品,享受更好的服务。”
罗研究员的回答是这样的:
“首先, 更加便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货主,只要你有货物运输的需求;其次,价格低廉;第三,时效性增强。但是端对端的服务仍旧是个劣势,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石榴茶 于 2013-7-25 01:58 编辑
所以说这样看来,“铁老大”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整个盘子,货运改革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当然真正能够实现全面精细化的改革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思考,铁路货运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句话的含义不言而喻。
这个时候,一定会有人吐槽说,“砖家叫兽说的也未必就是真的啊?”
一定是的,但是他们为我们对这个事件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提供了参考和预判。
本帖最后由 石榴茶 于 2013-7-22 18:11 编辑
问题小结:
1、高铁现在还没有货运运输,是否会上马小件运输?
专家指出,动车快递、高铁快递极具诱惑力,但是现在我国对高铁快递的上马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但是一旦上马,是极具有竞争力的。一些城市的比如上海的基础设施已经完备,但是业务还没有展开。未来“空铁联运”将引领全球新的物流模式。高铁快件、动车快件的运输问题,专家也提出一点隐忧,比如说高铁在站点的发车间隔太短,一般只有一分钟,那么卸货就需要提高速度,快速卸货就需要上马快速识别货物的设备。而且,现在的高铁站没有单独建设货运站。那么,硬件设施就需要建设。但是,未来用高铁运输小件货物,一定是具有前瞻性和竞争力的。
本帖最后由 石榴茶 于 2013-7-22 18:11 编辑
2、铁总未来的改革之路势必要走从一个传统运输企业转型为现代化物流企业的道路,那么运输与物流之间的关系呢?
(1)物流有八个要素: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和处理,这八个要素全球通认。运输是物流服务的最基本要素也是最核心的。
(2)运输成本是物流成本占比最大的因素,占56%。因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现代物流体系的基础。
(3)运输企业是物流企业的重要来源。比如快递公司顺丰、TNT、邮政快递等;另一类是仓储公司;第三类是传统的工商物资供应公司;第四类是一些民营资本和外资的运输公司
(4)物流是运输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因为它更具有延展性、复合性更高,增值率更高。
(5)最后,没有运输的物流不是好物流,但是,再好的运输也不是物流。
以现在货改的阶段和程度,因为从6月15日出台政策到现在刚刚一个月的时间,铁总转型成为一个现代化物流企业,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这一步走出去了,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3、前店,后厂是什么?
简单理解,前店就是收货的,后厂就是存货的发货的。
4、白货,又是什么?
就是除了大宗物资之外的一些零散物资。
罗仁坚研究员来自发改委的综合运输所,他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综合运输系统。他一直强调综合运输体系的一体化。但是,因为之前铁路的固步自封和“铁老大”思想,作为综合运输体系干线运输当中最最重要的角色——铁路,一直没有承担它应该承担的重要角色。所以,货改的提出,他作为研究这个课题的,十分高兴和支持。并且他说货改稳步持续的推进,综合运输体系一体化形成之后,通俗点理解就是,整个运输地图网络化一旦形成,我们就可以更加便捷的选择将我们想要送达的物品从A地运往B地的组合方式。哪种速度更快,哪种更省钱,哪种性价比更高。我们就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
顺便爆个料,据我所知,顺丰作为一家港资企业,曾经在04、05年就专门组建铁路问题研究小组,他们曾经几度认为,在中国内地能够跟他们抗衡的企业就是中铁快运。可是事到如今,7、8年过去了,顺丰正在朝着跻身世界名企的路上奋进,而中铁快运。。。下面的话我就不说了,大家各自掩面思考。。。
本帖最后由 石榴茶 于 2013-7-22 18:16 编辑
明天我再接着扯。我再进一步尽我所能科普点常识,也帮助大家在看公开课的之前扫除尽可能多的常识盲区。欢迎坛子里懂物流懂运输懂政策的朋友拍砖交流。如果真的十分感兴趣,我个人建议,大家还是亲自到现场去聆听几位专家怎么说的吧,毕竟我们每个人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明儿接着侃。
前几天事儿多没及时更新,十分抱歉。我接着说。我这帖子真的被推到首页了,我表示亚历山大啊 。。。
之前发的有个概念,白货 ,我的理解有点偏差。我特意去百度百科了一下。白货的标准概念,是这样的。
白货:铁路运输中,发运的货物以货物的自然属性、生产特征为主要分类标志,个
别按用途归类,同时考虑货物的国民经济意义、运量大小、运送条件和运价的要求
。铁路货物运输品类共分为26类,其中1-14类称之为“黑货”,除“黑货”以外
的各类货物,包括集装箱运输的货物统称为“白货”。
分类是这样的:01—— 煤
02——石油
03——焦炭
04——金属矿石
05——钢铁及有色金属
06——非金属矿石
07——磷矿石
08——矿物性建筑材料
09——水泥
10——木材
11——粮食
12——棉花
13——化肥及农药
14——盐
15——化工品
16——金属制品
17——工业机械
18——电子、电气机械
19——农业机具
20——鲜活货物
21——农副产品
22——饮食品及烟草制品
23——纺织品、皮革、毛皮及其制品
24——纸及文教用品
25——医药品
999——其他货物
我们周五要见到的其中一位嘉宾,罗仁坚老师 ,他所在的单位,是发改委综合运输所。
发改委综合运输所是干什么的?我查了一下标准的简介,是这样的:
综合运输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建制归属中国科学院,业务接受政府主管部门领导;1973年移交交通部(铁道、交通两部合并);1978年国家经委恢复,即归属其领导;1988年至今隶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直是中国宏观经济管理领域唯一的从事综合性交通运输研究咨询机构。
综合运输研究所的研究领域涵盖交通运输经济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对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领域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布局、产业政策、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利用等研究;为地区、部门和跨国、跨地区企业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管理模式、企业经营战略、项目发展方案等,提供权威决策参考;此外,在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和运输方案等的评估、设计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并获有国家授予的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本帖最后由 石榴茶 于 2013-7-25 01:59 编辑
而罗仁坚研究员 是专注研究综合运输体系的。
我先说说综合运输体系的标准含义:
首先,不是各种运输方式各自发展的加总、叠加,也就是说不是单纯的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或者水运。
其次,是有比较明确的总体目标性的有机组合(包括适应性、结构性、经济性、先进性等目标)
目标:是与价值观、发展理念相关
归根到底是体现主流价值观发展理念和与这种理念相配合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及政策的执行结果
具体可以概括为:体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一体化组合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系统完善,有效满足客货运输需求的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有机整体。
这个综合运输体系,我举个例子说可能大家更容易理解,它首先应该是从整体一个区域整体发展的高度出发的,是为了推动某个区域的发展,可能是某个城市或者某几个城市,也是从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出发的。
比如,以汕头为例。大家知道汕头是个侨乡。特别是每年春节汕头人会通过多种方式回到自己的故乡。所以汕头有潮汕机场,有南澳大桥,有厦深铁路,也有公路。再加之汕头的地理位置是三面被山,一面朝海。人口密集,汕头又有山区又有平原又有海岛,西边有珠三角,东边有厦门经济特区,处在夹缝当中,从大的地理位置到自身的地理位置都比较复杂。所以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也就是修公路、修机场、修跨海大桥,钻海底隧道,是为了建立与外界的连接,这就不是单一的修条公路能够解决的。而整个这套建设方式是有助于发展汕头的经济的,并且带动整个粤东地区的一体化建设的。
本帖最后由 石榴茶 于 2013-7-25 02:00 编辑
那么,罗研究员的观点就是 无论是小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大到国家,在整个综合运输体系当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就是铁路运输,或者说铁路是充当干线运输的,是整个网线图里面的重要支脉。而货运改革将为早日实现综合运输体系的一体化建设,提供助力。
当然,罗 作为一个行家和长期研究铁路问题的专家,还有很多相关的观点。我理解的并不深并不透。我就把我理解到的先写出来,很希望大家明白这方面的能跟我讨论。一个人写没人跟我交流,好孤独啊。 本帖最后由 石榴茶 于 2013-7-25 02:01 编辑
我再接着说说 熊永钧所长 所在的单位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是我国铁路系统专门从事铁道运输与经济专业研究的科研机构,是中国铁路战略管理咨询与客货运输关联技术装备的主要服务提供者和研发单位。
建所50多年来,该所紧密围绕铁路运输主战场,在提速扩能、高速铁路、重载运输、行车组织、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计算机仿真、行车安全、编组站现代化、驼峰自动化、集装箱运输、冷藏运输、大件运输、装载加固、装卸机械化、运输需求与运量预测、投资项目经济评价、节能环保等方面积极开展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研究,共承担国家和铁总、院科研项目近700项,取得4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52项,同时造就了一大批有较深造诣的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并具有产业经济、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硕士授予权。
我把他们所做的事情和项目贴出来,大家伙儿自己心里有个底。起码知道嘉宾主要是研究什么的。
敏感的童鞋应该可以从这个研究所所承担的研究种类和方向上,感受到这个研究所在中国铁路运输改革议题上具有相当的权威性的。不单单是货物运输的方面。
在我前期摸底的过程中,熊所长本人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还是表现的如一个学者一样的很是慎重的。因为货改从提出到现在经历的时间太短。很多现象还不能妄做解释。可是,他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十分的深刻。货运改革就是要尽到铁路本来应尽但是没有尽的义务,因为现在很多本来应该铁路运的物资,由公路来运了。所以,这次货运改革的大方向是受到很多人关注和支持的。因为这个改变是铁路要展现铁老大真正的担当的。
本帖最后由 石榴茶 于 2013-7-25 01:56 编辑
张晓东老师,本人是北京交通大学学交通运输专业出身的。不过在10年前开始就研究物流方向了,并且从事物流专业的教学。他是物流方面的专家。开口闭口都是物流,他也十分懂市场,所以开口闭口都是市场化。
即使不是为了谈货改,我们就单纯从铁路承担的运输角色说起。铁路从传统货运运输意义上就是个捎货拉脚的。在古代,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时代,出行基本靠走,捎信儿传话捎东西基本靠跑的快的人来完成。他们被统称为“轻足”。那么,现在我们熟知的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就是现代版的“轻足”。
我为什么要说到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也是关于铁路总公司未来到底应该走向何方的一个问题。许多专家都认为铁路从一个传统的运输部门转向一个现代化的物流企业才是发展的趋势。那么,铁路未来是依旧扮演作为国家基础设施提供公益性运输,由国家补贴,还是走全面市场化的道路,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呢?张老师并没有对此发表明晰的回答。不过他给出了国外在铁路改革方面运输与物流的组织方式上的一些经验。比如美国,美国是一体化的。就是运输与物流一起抓;而德国是协调化的,就是铁路搞干线运输,物流是抓市场的。不难看出,不论是美国方式,还是德国方式,他们的铁路都是企业化的运作模式,是市场行为。既然是市场行为,就遵循市场规律。
那么中国的铁路改革呢?能不能就甩开膀子走市场?铁路货运改革是不是一个有效的讯号呢?
好了,又扯到这会儿了。就侃到这儿吧。嗷嗷等着周五的现场录制。 本帖最后由 qndzh 于 2013-7-27 07:00 编辑
铁路货改正是时候。从一个现象就可以看到,前些年建的很多大型编组站站内空空,没有多少货车,一片萧条景色。这首先与铁路的投向也有一定关系,大量资金投入客运专线,而货运线的投入不够、项目开工不多。第二,货运站的仓储、站台面积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很多地方政府提出,但铁路却要地方出资来建,地方没钱,就搁置起来,没办法,货主就只好找公路运输了。第三,铁路货站(场)的通达条件落后,很多货站(场)远离市区,道路不畅,一些老的货站(场)道路狭窄、多年失修,给人一副破败的形象,等等。铁路货运市场就这样逐步丢失、被蚕食。 很多一些坐在室内搞研究的专家,他们的意见过于宏观和理论泛泛,应该多深入基层、实际,了解市场和基层的需求,多提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不要隔空喊话。 石榴茶 发表于 2013-7-25 00: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么,罗研究员的观点就是 无论是小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大到国家,在整个综合运输体系当中,充当重要角色的, ...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喊了几十年的口号,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用不着什么“支脉”、“助力”等新名词再来强调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关键的问题是在哪个方向布局货运干线铁路?明摆着的很有市场的通道上为什么很长时间都不投入?同一方向的高速公路都建了几条,而铁路还是几十年前慢如“蜗牛”的老线,这不是自断生路,把货运市场拱手相让嘛。
现在解决很多社会问题都应本着“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多解决实际问题,少说一些理论和大道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