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吕临支线拦路虎
11818米的隧道工区有瓦斯有水,地质条件特别差 4月24日,下午3时许,吕临支线铁路控制性工程――车赶隧道1#斜井入口处,伴随着通风机的呼啸声,一股股冷气不时迎面扑来。在中国铁建十二局集团二公司吕临铁路项目部总工骆文学的陪同下记者进行采访。下车,戴上安全帽、签字,上车进隧道。在只有六七米宽的隧道内,大型机械设备发出的轰鸣声让人心惊胆战,借着微弱的灯光车子小心翼翼地前行,不时躲避着周围的施工设备。在走了十几分钟后车停了下来,我们来到了960米深处斜井与正洞的交汇处。
“这就是整个吕临支线铁路建设的控制工程,我们称之为‘拦路虎’的车赶隧道施工现场。”骆文学给我们介绍到。放眼望去,在微弱的黄色灯光的照映下隧道内黄土飞扬,掌子面处,风钻轰鸣,电焊弧光闪耀,几十号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这个隧道全长11818米,工期紧、任务重。为确保工期目标,我们设了四个斜井,包括进出口共六个工区九个作业面,每个单口承担的任务都很重。”骆文学介绍到。
“不光如此,隧道地质条件也特别差,包括了煤层瓦斯、岩溶溶洞、断层水、蓄水向斜基岩裂隙水及其它富水段等。特别是3#、4#斜井工区为瓦斯工区,更加大了施工的风险。”随行的中国铁建工程监理咨询公司监理伍善琳补充到。
“你看周围这些面壁上的小口,我们就是通过这些小口不断往内喷注混凝土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岩溶溶洞内部结构结实。”现场注浆的马达声不绝于耳,顺着骆总工所指方向看去,几名施工人员不断往小口内喷注混凝土。
骆文学给我们介绍说,车赶隧道1#斜井施工以来,已发现大小溶洞16个,最大的溶洞纵向发育长度69.6米,横向发育宽度76.7米,从溶洞可见洞底至溶洞顶板最高处达25米。其中一处溶洞处理就直接造成现场停工6个月。
“目前施工还算顺利,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力争今年11月份,把整个隧道打通,拿下这个‘拦路虎’。”下午4时半,在经历了一个半小时的探访后,我们走出洞口时,骆文学如是说到。
链接
吕临支线铁路工程,由太中银铁路吕梁站引出,途经吕梁市的离石区、方山县、临县,在临县三交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接轨。线路正线全长38.645km,同太中银铁路太原方向连接线长10.36km,线路全长49.005km。沿线设置西属巴站、大武站、车赶站三座车站。主要工程量为,路基土石方531万m3;桥梁20座;涵洞52座;隧道12座,其中车赶隧道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11.818km。该工程总投资22.1亿元,预计2014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
来源:黄河新闻网
好奇怪的站名,那边是汉族吗
你没有学过地理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