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铁路局列检员敲出千里安全轨道
“五一”劳动节,在大多数人走亲访友,游山玩水之际,依然有许多劳动者坚守岗位,在劳动中度过自己的节日。他们挥汗如雨,用特殊的方式享受着劳动节所带给他们的快乐,用不倦的劳动诠释着劳动节真正的本义。 5月1日早上8点,在南宁铁路局南宁车辆段北湖车间,一群身着蓝色制服、手握小铁锤的人穿梭在列车之间或列车下部,观察和敲打着火车运行部位的每一个零部件,发出不绝于耳“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他们是什么人?又在忙些什么?
他们,就是被大家称作保卫列车健康“啄木鸟”的列检员,正在认真检查车辆的故障和隐患。
列车每运行一次回来,都要送到这里进行检查和修理。正在作业的下部一组的4个职工分成两组,检查列车的钢轮、制动、大个头的螺栓等运行系统的零部件,无论发现任何问题,都要准确地标注出来,然后由修理组的人一一修好。如果检查出大毛病,停车时间内无法修好,这节车厢将被甩下维修。在正常情况下,检修一趟列车大约需要50分钟左右的时间。
正在组织班组职工对列车进行检查的下部一组工长穆选宝说:“检查车辆时,我们要做到眼到、手到、耳到和鼻到的‘四到’,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和隐患。”眼到,就是在手电筒的帮助下,用眼睛看过每一个需要检查的零部件;手到,就是用手摸或者锤子敲打每一个看过的零部件;耳到,就是用耳朵倾听每一次敲打时发出的声音,听到清脆声说明被敲打的零部件状态良好,听到“沙哑声”则说明被检查的零部件有问题需要修理,如果介于清脆声和“沙哑声”之间,则说明被敲打的零部件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则需要视情况处理;鼻到,就是检查人员工作时要用心闻一闻,如果发现焦糊等异常气味,说明附近的某个零部件肯定出了问题。
穆工长说,一节车厢上需要检查的零部件有很多,一列17节到19节的列车要检查的零部件成千上万个,列检员就要像啄木鸟一样,把看得见和不见的问题通通找出来,一个都不能出问题。
“哒哒哒!”你听,这个弹簧声音很沙哑,一定有问题。虽然是白天,列车下的地沟依然光线黑暗,穆选宝用手擦去弹簧上的灰土,在他手电筒的强光照射下,记者果然看到一条细细的裂缝。
他们一个小组平时一个班要检查11趟列车;由于五一期间加挂了许多列车,这又增加了不少检修任务,时间十分紧张,忙起来,连水都顾不上喝。下部组的检车员一个班有七八个小时在车底下弯着腰,下班了,常常累的连腰都直不起。
夜越来也深,天也越来越凉,夜幕下,这群保卫列车健康的“啄木鸟”在凛冽的寒风中来回穿梭着,彻夜未眠……
“劳动节不能陪家人休闲娱乐有点遗憾吗?”记者问大家,一位年轻检车工人开玩笑说“不劳动,怎么叫劳动节?”
车行万里,安全第一,这群列车安全的“啄木”以实际行动描绘了劳动节里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来源:南宁铁路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