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谐号 发表于 2013-2-4 17:41:04

三位铁路茶水列车员的春运故事

http://www.jx.xinhuanet.com/ntzx/114609773_11n.JPG
“茶水三人组”尹金发(中)、陈少魁(左)、张少芹(右)
   
新华网江西频道2月4日电   说到水,特别是春运列车上的水,就能让人想起沙漠的干渴。在今年的春运中,笔者有幸在厦门高崎火车站认识三位南昌福州客运段担当厦门高崎火车站始发至重庆K2068次车的茶水列车员,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尹金发、张芹生、陈少魁。用车队长王倚说的话:这些老同志都是车队精挑细选的,靠得住!
   
茶水列车员这个职名在铁路的发展与进步中迟早会被淘汰。但在今天的春运临时客车,特别是以“绿皮车”编组的临时客车上是个不可缺少甚至比站长、列车长更为重要的岗位:他们为旅客解决旅途干渴,就如同沙漠中的骆驼承担当着重负!
   
尹金发这个“老头”和笔者同龄,干完今年春运到年底就是个“社会人”,也就是享受社会养老金的人。这老东西最近显得特别年轻,退休之前当上了爷爷,满脸都是笑容干活特别有劲。这次被选来干茶水列车员很开心,“第一次能够像列车长一样,当班的时候可以整列车从头走到尾了”。普通列车员只能一人守着一节车厢越位就是违纪,轻的批评教育重的要扣发奖金甚至工资,严重的要待岗“回炉”。他是个特别守纪的人,小时候经常因为他的“告密”吃了不少苦头,虽然同在一个单位,平时见面的机会非常少,今天见了特别亲热,拥抱、握手,互道问候。在说明来意后,这家伙说:老哥不丢脸,只要旅客不叫渴就满足了吧。其实,他的年龄比我还小两三个月呢,看他提着三十几公斤的吊桶往保温桶灌开水的劲头就想起当年一起上山下乡时候打稻谷的那劲儿。
   
陈少魁,名字好听吧?看他干活的利索劲头只能说:服!虽然戴着副眼镜,估计是近视的,但与童年好友相比说话干脆干活更为利索,而且有文化。“实话告诉你,只要临客车轮子一转,水比命还重要,这一车数千号人哪,谁离得开水”。笔者干过列车员、炊事员、列车长还有今天没用的职务,知道水在旅客列车上的重要作用,它和安全一样重要!烧茶水锅炉要有技巧,列车始发前要把火烧旺,途中添一铲煤就是一把火,但要控制煤的燃烧时间,及时掏炉灰添新煤,水打出去了就得加水,而且只能打半炉加半炉,以加速烧开的速度。只有笔者从事过这样工种的人才知道这个技巧。列车运行中炉火烧过了又没有及时添加新煤,炉火熄了就很难重新点着,再没有足够的引火燃料就彻底熄火,这是岗位职责所不容许的:开水断供就是服务事故。
   
“我们一炉开水可以灌满6只吊桶,一只桶可以让60位旅客冲泡方便面,一个保温桶可以灌两吊桶半的开水,也就是说可以让150多位旅客同时各泡一碗方便面”。别看张少芹有点胖可是会细算账。这40多岁的汉子脑子好用。早晨从厦门火车站开始登车作业,到了高崎站将18节车厢编组中的4 只茶水锅炉的锅炉间、炉膛清理干净,加上点燃锅炉、水厢加水、添加途中用煤直到旅客上车前加满18节车厢保温桶的开水,再烧开4只茶炉的开水,已经忙乎了4个多小时。早晨7时在厦门火车站到中午11时许,看到他们制服加毛衣的出乘着装已经脱到只剩下了衬衣,“如果纪律允许,打光背干活更轻松”。
   
“队长你放心,所有保温桶的开水都能够满足旅客午餐用水,列车到漳州东前我们保证把旅客用餐后的开水补上”。没仔细打听童年玩伴尹金发此行的“职务”,但从语气上判断他是这趟临时客车的“茶水组长”。老同志干这活我们心里有底,担当厦门高崎火车站始发至重庆K2068次车的列车长李志伟、林奉春对“茶水三人组”的工作大加赞扬。

开发商 发表于 2013-2-4 21:57:23

{:4_106:}辛苦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位铁路茶水列车员的春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