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发表于 2013-2-3 12:27:11

铁路服务需要还原公共品面貌


  以往我们都在关注火车票购买问题(增量),但是列车服务水平(存量)的改善也应得到关注,这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

  传统的新春佳节将至,无论是冰雪飞扬的北方,还是阳光普照的南方,人们返乡回家的心都是一样的急切。

  对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来说,在城市工作带给自己的委屈和疲惫似乎已经烟消云散了,那些叫嚣“火车票应涨价”的提案者的杂音似乎也不算什么了。已经买到火车票的进城务工者们现在唯一想要的,就是在年关之前顺利平安地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人人都希望,回家的路不是囧途而是顺途。

  近日,据记者在相关列车上的调查发现,一些列车上的部分快餐盒饭一份40元,是进价的5倍。在热水不能保证全程供应的条件下,矿泉水14块钱,尽管也有“少量”的2元矿泉水,但是据说“数量不多”。当记者表明身份后,餐车服务人员的推车上,又开始摆放2元的矿泉水。

  以往我们都在关注的是春运时火车票难买的问题,人们普遍呼吁铁路能够非常给力地增加运力,以增量改革来缓解人们火车票难买的问题。但却忽视了列车服务水平的改进问题,须知,增量的改革,未必会带来存量的变化,即使增开了列车,假如没有一个很好的制度设计与辅助,那么火车上的服务水平依然不会有效改善。

  据一些铁路系统的员工反映,由于高价盒饭一边被旅客骂,另外一边高价盒饭的利益没有进他们的腰包,他们的工资待遇差。据悉,现在铁路餐饮有三种模式,包括客运段自营、铁路多元企业经营、承包经营。快餐定价没有标准和依据。餐车承包要有关系,得花钱。

  坦白说,在这个身份制社会里,垄断企业本身是一种身份的代表,寻租者一般非常偏好与此类企业攀上关系,以成为垄断的附属品以狐假虎威式地赢利,尽管初期得投入“垄断租金”,但是他们的预期是,日后可以从消费者或是乘客身上成倍地赚回来。理解餐车承包的故事逻辑,无需任何想象力。

  这种局面需要改变。首先,火车与铁路服务是带有公共性质的,它们毫无疑问地是政府为民众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中国的铁路网络不像日本那些国家,它是带有绝对垄断性质的,只此一家,那么这种公共性质是更强而不是更弱。日本等国的铁路网络里,既有国有的成分也有民营的企业,政府一般承担那些可能会亏本的、民营企业不太愿意进入的线路,而民营的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日本早年也是铁路服务非常落后,后来铁路系统改革之后,将原来的一家分拆为六家公司,政府补贴性的线路与民营公司互为补充,为民众提供完备而优质的铁路服务。所以,如果只此一家的情况下,它的公共品性质是更强而不是更弱。并且,公共品的服务水平并不应该是必然低的,它应该以更高的品质为公众服务。

  其次,如同买火车票的问题一样,铁路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普通老百姓,其中居多的是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他们普遍收入不高,距离“体制”较远,他们最渴望得到的除了火车票以外,就是列车上优质而实惠的服务了。富人无法想象,回家路上几餐40元的盒饭,可能是他们在家乡几天的伙食费。如果餐车承包的过程不够透明,寻租现象无法解决,不仅令很多腐败滋生,而且也是任由弱势群体受到不公正对待。

  如果铁路系统的服务水平不足以体现公共品的特征(量足而优质),那么就需要果断的改革,以还原它原本的公共品性质。不仅需要增量改革,也需要存量改革。这两方面都需要引入竞争,民间资本需要有序进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铁路系统的效率和服务水平。没有竞争,则无效率与服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铁路服务需要还原公共品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