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tang 发表于 2013-2-2 23:34:47

SS7C轮对导电问题

SS7C入段了,就是发现导电的轮对只有两对,而且其中两个轮子使用了橡胶圈,影响导电能力,在数码低速运行下,偶尔因为接触不良导致停车,实在是遗憾!

陈勇 发表于 2013-2-3 10:05:21

在低速时,中间那组动轮还发生抖动的现象,高速时没有,但这与导电能力无关。

PEORT 发表于 2013-2-3 10:07:22

陈勇 发表于 2013-2-3 1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低速时,中间那组动轮还发生抖动的现象,高速时没有,但这与导电能力无关。

中间那组轮是没有动力的, 低速抖动是因为该转向架连接车身上的安装弹簧导致的

陈勇 发表于 2013-2-3 10:14:37

我有几台TOMIX和KATO的BO-BO-BO轴式的车,在低速时没有这种现象。

PEORT 发表于 2013-2-3 10:27:27

陈勇 发表于 2013-2-3 1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有几台TOMIX和KATO的BO-BO-BO轴式的车,在低速时没有这种现象。

BWC的整体工艺还是需要进步啊。呵呵

asoya 发表于 2013-2-3 20:42:27

估计还是因为轴取电需要磨合,像ROCO、PIKO等一些欧洲品牌的四轴机车,都有两个橡胶轮的,装不装芯片都对行车没什么影响。
中间车轮抖动,应该也是轮对不顺滑造成的。

YUHC 发表于 2013-2-3 23:40:06

我的7C走行很好啊!我感觉SS7在低速运行时中间轮子抖动:首先是它不像另外两组轮子是固定的。而这一组是 横向的槽框量间隙大,以便过弯时左右滑动顺畅。如果把那个弹簧换个硬点的弹力大些,会不会就不抖了!

TR-SHA 发表于 2013-2-4 08:53:26

LZ可以考虑给中间转向架加装受流装置,这样就能有3组轮对受流,效果会好很多的。

liying 发表于 2013-2-4 22:42:25

那个破烂胶圈跑车时间长了本身就污染轨道影响导电

wytang 发表于 2013-2-15 23:26:27

TR-SHA 发表于 2013-2-4 08: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Z可以考虑给中间转向架加装受流装置,这样就能有3组轮对受流,效果会好很多的。

你的建议我曾经考虑过,有时间我会尝试。现在我有几个方案:
1)中间转向架受流,工艺比较复杂,但是值得考虑;
2)在ESU数码芯片连接电容,我春节假期的时候在DF11和DF8B装好了,分别是2000uF和4000uF的电容量,正在测试效果;
3)机车加重,令轮对压紧在轨道上,但是机房空间有限,不容易

TR-SHA 发表于 2013-2-17 22:10:05

我对你的第二点保留看法:
电容是隔直通交的,你这样实际上是在消耗数码控制器输出的功率,我认为不可取。
只有纯直流(就是老的模拟火牛)供电的时候才适合加电容。

wytang 发表于 2013-2-20 22:16:19

TR-SHA 发表于 2013-2-17 2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对你的第二点保留看法:
电容是隔直通交的,你这样实际上是在消耗数码控制器输出的功率,我认为不可取。 ...

不会的。电容不是接驳在8针插头上,而是在芯片中间。根据ESU Lokpilot V3.0的说明书,切开塑料保护膜后有11个金属接驳点,其中3个点分别接驳2个电容,一个为电动机供电,为电动机临时提供电源;另为一个为微处理器供电,接驳点跟轨道的交流电无关。我初步发现接驳后车头LED在临时断电后仍然在亮,持续3秒,但是电动机延续转动的效果不明显。以上测试我在编程轨道(programming track)上测试,在正线上还不知道,因为测试了好几天还没发现机车因为取电不良而抖动。

TR-SHA 发表于 2013-2-21 09:45:45

哦,那就没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SS7C轮对导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