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铁运行方式的新设想
中国高铁发展正方兴未艾,但也引来了相当多的抱怨,例如,虽然速度上去了,但两地运行时间并没有缩短多少;另外,高铁站之间距离太长,坐车要到大城市去,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我想出了一种高铁运行的新方式,如果真能付诸实施,那可称得上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高铁速度快,但运行时间没有缩短多少,关键在什么地方?关键是停站问题。停站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以往的运行方式,要想缩短运行时间,就得减少停站;减少了停站又不方便人们乘车,这是个矛盾,老的运行方式永远也解决不了。而且因为停站问题造成了列出运行速度不统一,快车停站少,速度高,慢车停站多,速度低,存在着停车避让的问题,给行车调度带来很大困难。我的设想就是:列车在主线上运行不停,各车站上车的旅客先坐进站台上事先准备好的车厢,在列车到达之前开到主线上,在运动状态下与正线列车进行交汇对接。下车则采用甩车厢的方式,要下车的人提前到最尾部的车厢,到站时尾部车厢与正线列车分离,通过道岔进入站台。这种运行方式基于高铁列车采用的是动力分散型的车厢,每一节车厢都有自己的动力系统,可以单独运行,亦可编组运行。采用这种运行方式后理论上不存在停车时间,列车的总运行时间可以大大缩短,甚至可以达到 时间=距离÷ 速度的理论值,因为列车运行中可以不用为停站而加速减速,能保持基本稳定的高速度。还有就是所有列车运行速度都一样,不用停车避让,行车调度相对容易。另一点就是车站设置可以尽量多,方便人们乘车。
这种运行方式前景是非常美好的,但现实中存在一些挑战,总结如下:
1、交汇对接的控制问题 高铁列车的运行速度是非常高的,昨天沪杭高铁试运已经冲刺到了416公里的时速。在这样的高速下对接要求非常精准的控制,对接的那一刻,要求两者的速度差很小,如果前面的车厢慢了,就很可能被后边的列车撞飞。此外由于站与站之间的距离不可能太长,而列车的速度和密度又都很大,这样留给对接前的准备时间就非常短了。假设两站距离10公里,车速400公里/小时,对接必须在到达下一站之前完成,那么对接的时间范围只有90秒。上线车厢必须10公里的距离内加速到400公里/小时,动力是个问题,现在还做不到。假若在下一站不上客不下客,直接甩站而过,那么留给对接的时间和路程则可增加。考虑到列车密度会很大,实际上也不必每一列车在站站都上下客。
2、列车风阻问题 高速运行的列车风阻很大,所以车头必须设计成流线型,当采用交会对接/甩车厢的方式运行时每一节车厢都可能成为车头车尾,那岂不要求每节车厢两头都是流线型?这倒也不难,难的是如果这样,车厢连接处又会出现很多空的缺口,空气填充进来,阻力噪音都很大,不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必须做到车厢连接处缝隙极小。这就要求车厢都得会变形,做为车头车尾时是流线型,作为中间车厢时要与相邻车厢之间严丝合缝。其实这也是旅客可以在不同车厢间自由运动的要求,旅客必须在车尾才能下车。
3、车上旅客的行动和座位安排问题 假如一位旅客从这一站上车到距离只有五公里的下一站就要下车,假如车速300公里,那么理论上他必须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从车头走到车尾,而且必须在对接完成之后才能开始走,如果在车上光靠走,他可能都来不及下车,所以列车上必须有快捷的助行系统。另外由于站多,每列车的编组车厢数量有限,那么在运行中车头很快就会变成车尾,那些长途旅客,为了不“被”下车,就只能不停的向车的前方运动,原来买的坐票,谁知道走到前边会不会找到座呀,况且要不停地往前走,电脑系统就要不停地为旅客排座,而且必须是联网排座,那对电脑系统的要求就高了去了,这得整个铁路全系统的售票、排座网络联动。也许将来高铁会和现在地铁一样不对号入座,那就没有排座问题了,或许全改站票了呢。顺便还得说一下,由于长途旅客要往车前头走,所以车上的助动系统还须是双向的。
解决旅客在车上移动的问题我想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把人固定在坐椅上,让坐椅载着人在整个列车上移动。可以借鉴机场的行李分拣系统。人上车在座位上坐定之后,先把车票插在自己座位的读卡器上,车票上的信息就被扫描进列车的中央信息处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根据每位旅客下车的站点自动编排坐椅的运行排布,使每位旅客在快要到站时都正好处在最尾部的车厢里。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难题,我想肯定还会有其他的各种问题,不过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总会找到合理的答案。更多的问题留给专业的人士去解决,我在这里只是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广大网友就我的想法发表你们的意见,和我交流 {:4_83:}{:4_104:} 没有可行性,如果到一站就甩一节车厢,很快车就没了,而且动车组是固定编组,不可能甩车厢。 flc007 发表于 2013-1-23 14: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可行性,如果到一站就甩一节车厢,很快车就没了,而且动车组是固定编组,不可能甩车厢。
这位朋友,我的这个设想相对现有高铁运行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要将思维拘泥于现有的东西。弄懂我的意思,要彻底改变你脑子里固有的东西。 不管能否实现都是很有创意的设想!{:4_83:} 我怎么觉得很久以前就看到过有人发过这个想法。。 这个貌似N年前就有人想到了,只是,实现不了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