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58看守点:玉龙山下的铁路看守工
冷风飕飕地刮个不停,远处夺目的玉龙雪山在清幽的薄雾中显得更加艳丽。经过40多分的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广通工电段大丽线158公里看守点。看守点夹在两座高山之间,蜿蜒的铁路就从两山间穿过,凛冽的寒风刮得简易的看守房呼呼作响。线路的一头,看守工俞平华正在巡查设备,看守房内,另一名看守工杨灿明正在填记行车情况。看到我们,杨灿明喜出望外,热情地招呼我们到看守房里做。
其实,狭小的看守房根本就不能容纳几人的。一张书桌和两把有些破旧的椅子就把看守房塞得滴水不通,书桌上则摆满了无线列调电台、应急电话、防护备品和各种记录本等。
同行的该段大丽铁路基础设备维修车间党总支书记宴廷攀告诉记者:“由于看守点离最近的村子有2公里多,所以看守工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水更没有电,看守工们每天都得从2公里外所租住的漾西村房子里带上所需生活必须品,每天的中午饭和晚饭要么是冰冷的饭菜,要么就只能是简单的零食。”
这个看守点共有6名看守工,实行每天白班和夜班两班制,白班从8时至20时,夜班从20时至次日8时。每个班由2人负责,每班要对看守的1270米线路设备来回巡查6遍。
“看守点线路两侧均为深路堑,岩溶、边坡溜坍及危岩落石时刻威胁着铁路的安全。我们只有在这里严防死守,才能保证每趟列车的安全。”杨灿明指着山上一个个石头说道。
俞平华巡查完设备回到了看守点,脸颊被冻得通红。看到看守点上异常热闹,他心花怒放,高兴地说:“我们看守点今天真是过大年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平时除了有领导来检查外,就只有我们两个看守工,真是太寂寞了。”
只要有列车从两端驶来,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论是烈日还是暴雨,他们都要立即赶到屋外,高举黄色信号旗或白色灯光,示意来车可以正常通过。
“8月的一个夜晚,天空突降暴雨,雨水一下子就淹过了脚面,两根钢轨瞬间消失在了茫茫雨帘中。我奋不顾身奔进雨中,借着微弱的灯光对哪些‘隐形杀手’逐一仔细检查,要是发现险情,就得立即通知车站扣停列车,并按相关规定设置好停车信号。”对于当初那个心惊肉跳的场景,俞平华仍然历历在目。
到了午饭时间,俞平华和杨灿明拿出早上带来的早已冰冷的饭菜,就着微热的开水,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呜……列车呼啸着有远而近,杨灿明连忙放下手中的饭菜,来到看守房外,高举黄色信号旗立岗接车。
可亲可敬的看守工,虽然与美丽的玉龙雪山遥遥相望,但他们却无暇欣赏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两条无限延伸的钢轨,诉说着他们的远大抱负,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是他们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
来源:新华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