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客运段组织媒体记者提前“尝鲜”哈大高铁
12月1日哈大高铁将正式运营,那么,承担旅客运输的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列车究竟什么样?其内部有哪些设施满足旅客需求?列车上的服务又有哪些亮点?与人们通常见到的列车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带着这些疑问,11月27日,中央级、省级及都市平面和网络媒体包括香港大公报在内的10多家媒体摄影和文字记者在大连客运段的组织下踏上这个段担当值乘任务的D1307次列车,“尝鲜”体验了乘坐高铁的感受。11月28日,各大媒体利用整版和大篇幅进行了大量报道。
当天,从踏进车站开始,媒体记者就忙个不停。当他们迫不及待地登上高铁,宽敞舒适,明亮大方,通透感、立体感很强的车厢一下子就让他们异常激动,记者们感慨地说:尽管多次乘坐高铁,但都是在南方,这次是在自己的家乡,感觉很兴奋。为了验证高铁列车在运行中的平稳程度,有的记者特意带来了一个玻璃杯,在杯子中倒满矿泉水后,放在餐车的餐桌上,结果10分钟,杯子的水没有洒出一滴。随后,记者又拿出一瓶矿泉水,倒放在桌子上,结果不但水瓶稳稳地倒立在桌面上,连瓶内的矿泉水都没有晃动。从大连到沈阳的两个多小时时间,列车始终快速平稳的运行着,噪音很小。向窗外望去,外面的景色尽收眼底。大连客运段动车队指导车长李薇带领记者们从车头到车尾解密车内的装置,从观光区到一、二等座席,从扶手里“暗藏”折叠桌板到座位下设有电源插座,从车厢感应门自动开启到残疾人卫生间、婴儿护理台,从360度旋转座椅到安全锤的使用,从透明的磨砂行李架到大件行李存放处以及如何选票,车厢A、F字母代表靠窗座位等等,在李薇一个多小时的详细介绍下,哈大高铁列车在记者眼里不再神秘。他们认真记录着,询问着,生怕漏掉向老百姓展示高铁舒适、高速 “快感”的任何一个细节。
文明的礼仪展示,端庄的仪表,亲切的服务态度这是哈大高铁列车乘务员给记者们留下的印象。大连客运段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哈大高铁的服务要求做到“无需求、无干扰,有需求、有服务”,他们会根据旅客的需求采取应需式、倾听式、观察式、提醒式、延伸式等多种服务方式。为了更亲和的为旅客服务,在前期的培训中,乘务员进行了刻苦专业的训练。哈大高铁的乘务员从2011年就开始培训,曾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进行专业培训,并在大连客运段专门设立了形体教室,培养乘务员坐立行走的仪态和举止。 微笑露出八颗牙齿,态度要自然亲切,对旅客要耐心服务引导,包括设施介绍,指示方位,用语手势,鞠躬礼,注目礼……这些内容训练的过程很艰苦。用平衡木去练走姿,坐姿要坐在椅子上不超过三分之二的位置,形体教室的墙上有两面大镜子,乘务员要对着镜子练,头顶一本书,长时间静止不动,女乘务员双合手丁字步,男乘务员标准立正姿态,每人发一根筷子含在嘴里练微笑,一练半天, “只有养成式的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 当他们得知在训练中“几个血糖低的女乘务员曾经在训练晕倒了,但是没有放弃,一个男乘务员老婆还有两天就生孩了都没请假,都很珍惜高铁的岗位时,记者们被高铁乘务员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他们也相信,这种精神会在连接蓝色海洋和黑土地的哈大高铁上上演一幕幕和谐的画面和瞬间的感动……(来源:沈阳铁路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