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笑月 发表于 2012-11-29 19:19:05

广深动车票价全国最贵,有没有道理?

深圳晶报 20121129

在当前的语境下,广深动车高票价及其独享自主定价权的不合理之处显而易见。既然现实情况已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那么就该以民生为重,与时俱进地对当年的政策作出调整,把该收回的权力收回来,把该降低的票价降下去
晶报近日连续就广深动车票价“全国独贵”一事作出报道,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广深动车票价贵得有没有道理?如果没有,又为何迟迟得不到纠正?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公众心中的疑问。
晶报记者调查发现,广深动车每公里票价是广珠动车的1.48倍、京津动车的1.75倍、沪宁动车的1.87倍、福厦动车的2倍。按照轨道交通专家的说法,铁路建设成本与其使用的车型、设计时速等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时速越高成本越大。与其他动车线路相比,广深动车时速并不算高,甚至偏低,目前冠绝全国的票价究竟是如何而来,令人疑惑。
回顾广深铁路的历史,早在1984年1月,广州铁路局便成立广深铁路公司,后者独享“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完善发展”的经营权利,以及客货运价上浮50%的特殊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革之举,且彼时乘客多为外国人及港澳台同胞,较高的定价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今时过境迁,广深莞数千万居民成了广深动车的消费主力,且全国各地纷纷建起动车、高铁等城际铁路,均无自主定价权,在此情况下依然保留广深铁路的“自行定价权”,执行高昂的票价政策,未免说不过去。
广深之间的城际铁路仅有一条,换言之,广深动车处于垄断地位,垄断加上自主定价,其收益可想而知。一份可以参考的资料是,“2012中国上市公司最具投资价值100强”在广州揭晓,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公司有没有投资价值,固然同管理运营水平等诸多方面相关,但广深动车独有的自主定价优势,恐怕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诚如有网友所言,集垄断与自主定价于一身的企业,就如同“聚宝盆”,没钱了就提提价,盈利多少全由自己掌握。
客观而言,广深动车的高票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但历史遗留问题不是无解的问题,关键是政策在私利和民生之间如何取舍。进一步说,在当前的语境下,广深动车高票价及其独享自主定价权的不合理之处显而易见。既然现实情况已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那么就该以民生为重,与时俱进地对当年的政策作出调整,把该收回的权力收回来,把该降低的票价降下去。
同样涉及历史遗留问题,今年年初,梧桐山隧道收费站正式取消,这处曾被人们戏称为“卡脖子工程”的收费站点,终于成为历史。梧桐山隧道分两期建造,上行隧道一期工程1987年9月完工后,由隶属于深圳梧桐山隧道有限公司负责营运管理和开发建设。1997年1月,盐田港集团将梧桐山隧道公司50%股权转让给香港达佳集团有限公司,梧桐山隧道公司变更为深港合资企业,经营期限30年。经过多年反复谈判,深圳市政府最终以2.5亿元的成交价收回了梧桐山隧道,并撤销了收费站。这表明再复杂的历史问题,只要下决心去解决,就能找到办法。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可避免地会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但假如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任凭公众利益受到侵害,则有悖科学发展的宗旨。眼下看来,对于广深动车票价“全国独贵”的问题,应有相关主管部门出面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说法,再不能让公众糊里糊涂地为一个已失去合理性的政策埋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深动车票价全国最贵,有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