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高铁有望近期开工 承德设三站全线重“环保”
近日,记者在国家环保部官方网站看到,《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以下简称“报告简本”)已被受理进行公示,预示着京沈高铁将展开方案评估,该项目如果审核通过,此工程有望近期开工建设。这份176页的“报告简本”显示,京沈高铁全线运营长度709.099公里,共设16个车站,其中承德(河北)段长度为189.47公里,设兴隆西、承德南、平泉北三站。
关于承德南站的选址,“报告简本”在工程与承德市规划的相容性分析中写到,“本工程线路方案位于大学城附近、郭营子村一带,承德南站站位基本呈东南、西北走向布置,距离老城区中心地带9.5公里”。
此外,京沈高铁承德段的建设难度很大,将修建跨河桥梁12座,其中8座特大桥,涉及滦河、瀑河、西河、老牛河等跨域河流,占全线特大桥总数近20%;修隧道62座,全长125多公里,涉及关上、后场、彭家沟等地,数量占整条线路隧道数近60%。
整个“报告简本”对沿线的环境保护目标规划得十分详尽,其中涉及承德辖区内的相关保护为水环境、大气环境、地质地貌及景观的保护。
承德南站、兴隆西站工程实施后,污水经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限值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平泉北站工程实施后,污水经SBR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排放;双滦区第二水源保护区以隧道和桥梁最近115米的形式进行保护;平泉县水源保护区以罗杖子瀑河特大桥形式进行保护。
兴隆西站、平泉北站及承德南站新增的0.7MW和1.4MW燃煤锅炉将优先选择低硫煤为燃料,并采用湿式除尘设备进行除尘,以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在承德丹霞地貌地质公园、兴隆国家地质公园保护上,在核心区以隧道形式穿越,地表穿越部分为缓冲区;在外八庙风景名胜区――鸡冠山分景区保护上,以全隧道形式穿越;在明长城保护上,以隧道深埋288米进行穿越。
据了解,此次是京沈高铁项目进行的第三次环境评估,一旦通过有望开工,建成后承德到北京用时50分钟左右,到沈阳用时90分钟左右。
来源:河北省政府办公厅主办
拖了好几年了开工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