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710514 发表于 2012-11-13 08:41:43

太原铁路局党委在铁路重载运输主战场创先争优

在我国铁路的示意图上,有这样一条“西煤东运”的大动脉备受瞩目:她奔腾起舞,西出煤都大同,横跨桑干峡谷,穿越燕山山脉,直抵渤海之滨,宛如一条“吞乌吐金”的钢铁巨龙,福泽15个国家和地区、26个省、市、自治区。   这条铁路,以密度、运量、效率三大世界之最著称,连续多年以5000万吨的增量,一次次冲破单条铁路的运输极限,不断创造着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新纪录。
  这条铁路,在短短20年中连翻4番,年运量持续突破4亿吨,相当于再建3条同级铁路,在拥有120多个成员、具有80多年重载运输历史的世界铁路大家庭中堪称神奇。
  这条神奇的铁路就是大秦铁路。
  缔造这一神奇的就是太原铁路局11万8千名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
   把“重载”当事业,以“增量”为天职。走进大秦铁路,你就会感受到,伴随着2万吨重载列车的扑面而来,钢与铁的铿锵,迸发出的是一种“职业就是事业、本职就是天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浸润其中的则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太原铁路局党委以党建工作软实力助推重载运输生产力,为大秦铁路持续增量、屡创佳绩提供了的有力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把党建工作的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优势,就是要紧扣中心创先、立足岗位争优,围绕运输生产的关键和职工生活的难点,深入调研,寻找方法,立项攻关,破解难题。”党的十八大代表、太原铁路局党委书记张义平这样诠释党建工作的核心内涵。
  从2002年突破设计能力1亿吨,到今年目标实现4.5亿吨,大秦铁路年运量连年递增,不断创造着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新奇迹,也逐步具有了中国符号、中国标识的特殊价值。
  创造,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历史使命和责任。
  站在“重载是立局之本、安全是建局之基、和谐是兴局之道、发展是强局之路”的战略高度,太原铁路局党委把党建工作高度融合于重载安全运输生产的全过程,瞄准制约和困扰大秦铁路运输增量的设备缺点、技术盲点、管理难点、技能弱点等,组织开展立项攻关,切实解决生产难题,确立了全局党建工作“融入安全增量,服务和谐发展”的工作定位。
  紧扣中心解难题。谢茂枝是大秦车务段迁曹办党支部书记。由他带领的疏港攻关小组就“大风、雪雾封航造成港口场存积压,影响卸车和列车周转”这一课题进行攻关,促使海事部门将船舶安全行驶间距由6海里缩短为1海里,船舶进出港效率提高了1倍,为大秦铁路运输效率提供了保证。在太原铁路局,谢茂枝这样的党支部攻关小组有3534个。
  立足岗位解难题。一段时间,使用装载机装车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超载、偏载或亏吨现象。党员安全标兵李斌带领攻关小组反复跟踪测算,创立了“严把十二关,车车保安全”作业法。经他装出的5329车煤炭没有出现一车超载、偏载或亏吨问题。众多装载机司机通过学习,整体提升了装车效率和重载安全。
  围绕现场解难题。茶坞工务段各党支部科学确立党员责任设备、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四无”标准,以施工作业中的实际效果检验党小组作用的发挥。全段27个党支部、118个党小组、819名党员针对线路翻浆、压缩延时、行车及人身隐患等潜在隐患积极展开立项攻关活动,共计确立121个攻关课题,36项成果得到转化推广,进一步夯实了重载运输的安全基础。
  抓住关键解难题。大同工务段党委针对集中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深入调研,专题分析,提早组织各相关党支部把握施工安全规律,抓住施工安全难点,找准施工安全关键开展立项攻关活动,超前解决了一批“速密重”条件下施工设备故障易发、安全隐患较多的问题,为确保集中修施工安全、顺利、高效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围剿惯性解难题。以设备“零误差、零缺陷、零故障”为目标,太原铁路局组织1500名基层党员建立了专业科室党员直通现场、一线技术党员直通班组、业务骨干党员直通岗位的技术支持服务网络。疑难故障请找我!技术难题请找我!今年以来,全局党员骨干小组深入现场4300次,技术答询1.2万次,解决各类设备故障670多起。
  像解决运输生产中的难题一样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是太原铁路局党委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又一个亮点。茶坞工务段领导班子以解决“隧道作业粉尘污染”为重点,向群众作出了5项32件生产生活方面的承诺,并且推进有力,成效显著,群众测评满意率100%。
  立项攻关活动开展以来,该局累计201项攻关成果通过路局科委认证推广,116项获省部级优秀QC成果,4项获国家级优秀QC成果,机车头灯电动调整装置等4项获得了国家专利认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原铁路局党委在铁路重载运输主战场创先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