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花工昔日“返乡难”如今“乘专列”
日前,由库尔勒开往郑州的L30次临客满载3500多名拾花工返回家乡。这是库尔勒火车站发出的首趟拾花工临客。据了解,从当天开始至12月20日,将有46趟临客从库尔勒火车站发车,运送约15万名拾花工、建筑工返乡。(11月6日中国广播网)为了方便农民工返乡,铁路部门开通临客之事,早已不绝于耳。从开通临客方便插秧农民工;开通临客方便拾稻工;到如今开通临客方便拾花工、建筑工,这些都是铁路部门的一项项惠民政策。
据报道,铁路部门在运输过程中对拾花工、建筑工采取提前引导进站候车,并安排了服务人员对重点旅客开通老弱病残孕爱心通道,通过爱心通道到爱心候车室进站修车。另外,开足售票窗口,减少旅客排队时间,确保旅客安全顺利返乡。
近年来,铁路部门根据季节及客流量,采取随时调整交路,增开临客等方式,方便农民工出行及返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哪里需要农民工,就把火车开到哪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理念。此次新疆开通临客后,库尔勒农民工不用再到乌鲁木齐站中转,直接就可以返乡。
无论是拾花工,还是建筑工、插秧工,所有农民工最大的愿望就是打工结束能够及时返乡,他们多在外地逗留一天,就要多花费一天的费用。因此在最短时间内,把几百万农民工运走,是铁路部门的工作目标。铁路部门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总结经验,并制定应急措施,想尽办法缩短农民工的“返乡时限”。
铁路部门所做的一切,民众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间。以前农民工“返乡难”,是因为铁路部门无论是设备还是线路都有限,近年来,铁路的快速发展,加之各个系统的服务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如今的农民工也坐上了“专列”。笔者相信,随着新疆铁路“一条龙”体系的形成,铁路部门的运输保障体系将会变得越来越完善。(作者系中华铁道网评论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