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灌高速铁路:30分钟上演高铁“双城记”
10月18日一早,天刚蒙蒙亮。D6131次列车从成都北站,平缓地启动、滑行、加速。车厢内的LED屏幕上,电子钟显示:6点40分――这是成灌高速铁路线上,每天最早的一班。与车窗外灰蒙蒙的天色不同,车厢内灯光明亮,轻快的背景音乐衬托下,列车播音员正向乘客道“早安”。
对四川而言,成灌线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开通于 2010年 5月 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的日子,成灌高速铁路是我省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个铁路重大项目。从开工建设到建成通车,仅用一年半时间。创造奇迹的同时,也标志着我省铁路建设与东部地区同步进入了高速时代。
事实上,成灌线还是成都轨道交通中投入运营的第一条线路,也是我国第一条市域铁路。
不一会儿,列车开始全速前进,电子屏上显示运行时速:220公里。窗外树木、楼宇快速略过,高架“巨龙”穿城而出,成都与都江堰也因这条铁路而随之改变。如今,这两座城市间每天都在上演着30分钟的“双城记”时空转换。
同行的成灌线党支部书记陈敏介绍说,成灌线开通2年多来,以旅游休闲客流为主,兼顾上下班和学生客流。客流以周末为最多,日均约3.2万人。每天上午,以成都往青城山方向居多,下午则以青城山往成都方向的客流为主,是典型的早进晚出的短途旅游流。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成灌线累计发送旅客23.6万人。
7点07分,列车到达都江堰站。上下客完毕。10分钟之后,列车再次启程,驶回成都。
这一趟列车上,有不少是居住在都江堰,工作在成都的“上班族”。对他们而言,成灌线也成就了他们的“双城记”生活。“我每天都搭这一班动车。”在成都高新区工作的都江堰人程睿告诉记者,“很方便,下车后马上换乘地铁,相对开车进城,时间上更有保障。”
针对成灌线主要客流群体的特点,同时考虑与城市交通和区域交通的配合性,成都铁路局专门制定了适合成灌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进行该线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秉持着城市轨道交通与城际快速铁路的一体化运营理念,成灌线的客运产品设计、客票定价与销售、旅客服务等市场营销策略也逐步系统化。
7点58分,列车返回成都北站。此刻,汹涌的人潮将站台紧紧包裹,“双城记”的穿越也被烘托得分外热闹。记者 李梦媛
【感言】
成灌线开通两年多来,我们通过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切实增强旅客宾至如归的感受。比如针对老年旅客多、残疾旅客不方便的情况,设置了无障碍电梯。同时,对各站坐椅进行补充,并设置车站旅客信息查询终端,辅之以免费发放的旅行指南手册、时刻表等,尽可能方便旅客自助查询和出行。
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既是重建项目,也是发展项目。日渐强劲的铁路交通建设力度,正为尽早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我们每个铁路人都在其中贡献着自己的光与热,这是我们无上的光荣与骄傲。
――成灌线党支部书记陈敏
来源:四川日报
确实挺方便多了,09年从成都坐长途车去都江堰要90分钟呢... 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