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谐号 发表于 2012-10-19 22:04:39

拉日铁路

http://www.peoplerail.com/files/zx2012/zx1018/20121018102117973.jpg图为铁路作家采风团部分成员与拉日铁路建设者合影。   
(人民铁道报)近日,铁路作家一行七人赴青藏铁路和拉日铁路沿线进行采风创作,以实际行动颂扬铁路建设的伟大成就。
  
采风活动得到了青藏铁路公司和铁道部拉日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一路添乘到拉萨检查工作的青藏铁路公司总经理包楚雄和采风团一起座谈,畅谈青藏铁路开通运营6周年以来对促进青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青藏铁路公司党委书记王新文对采风创作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铁道部拉日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付国成,在感冒未愈的情况下上山同大家一起座谈,副指挥长王晓兵和沿线工程标段有关负责同志在采访过程中详细介绍了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医疗保健等情况。通过座谈、采访和深入建设一线采风,大家逐渐感知,拉日铁路的建成将彻底改变藏西南地区依靠公路运输的单一局面,改善西藏全区的投资环境,成为一条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 “黄金线”和为沿线藏族同胞谋福祉的 “幸福线”。3年来,拉日铁路建设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关注、支持下和铁道部的领导下,奋战高原,攻艰克难,工程取得顺利进展。一条延伸的天路,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深秋的雅鲁藏布峡谷山脉蜿蜒,江河奔淌,大路如虹,气势如歌。铁路作家们在拉萨南郊桑达村附近的制梁场参观体验后,一路颠簸,沿着长城般伟岸的路基和桥墩,进入拉日铁路建设工地――这幅高原铺展开来的瑰丽画卷。一路上,他们下大桥工地,进施工隧道,到沿线医疗点,攀移动性沙丘,入职工宿舍,看轨枕生产线……在日喀则稍事休整后,他们在返回拉萨途中又继续深入工地采风。长途颠簸,高原缺氧,但铁路作家们抑制不住激动与亢奋,他们边走边记,边看边写,无时无刻不被高原的壮阔绮丽和铁路建设者的精神境界所打动。大家在制梁场同工人一起绑钢筋,在雅江一号大桥工地同 “80后”工程师谈心,在尼木县海拔3800米的营地与建设者共进午餐,在正在掘进的蒸笼般的吉沃希嘎隧道掌子面和风枪手了解施工环节,在颠簸的越野车上与劳动模范谈人生感悟……
  
而后,铁路作家们又深入到青藏线的旅客列车和沿线客运站,与列车工作人员、车站职工、当地牧民、驻军干部深入谈心,并在青藏铁路公司与车、机、工、电、辆等铁路部门的干部职工进行了愉快交流,深入了解广大职工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大无畏精神和民族团结、军民共建等感人故事……在山梁、在河谷、在车站、在车上,铁路作家们用自己的笔、相机以及真挚的情感,深情记录自己的感想与感受,让自己的心灵走进魂牵梦绕的世界屋脊,让自己灵感生成的意象在笔尖萦绕。
  
铁路作家们一致表示,要感悟火热的生活、伟大的时代,争取写出更多有骨气、有正气、有血气、有豪气的作品。
  
带队采风的才凡同志表示:铁路作家只有把创作融入到火热的铁路生活中去,才能有所作为。以文学艺术形式讴歌铁路发展建设、赞美平凡伟大的铁路职工,是铁路文联、作协繁荣铁路文艺创作的实际行动。铁路作家刘惠强表示,身处铁路科学发展的洪流,铁路作家要行动,铁路作家要在场,铁路作家要发声,铁路作家要以百倍的热情为中国铁路的发展鼓与呼。曾五上高原的青年诗人李木马感言,任何一项伟大的工程,都可能催生与之相匹配的精神产品,关键是铁路作家要抓住机遇,担负起使命。诗人张风奇在讨论中谈到,青藏铁路和正在延伸的拉日铁路,本身就是一部高原上气势恢宏的壮丽史诗,我们要以手中的笔,为这部史诗增加文化和艺术的亮色。铁路作家成龙在采访创作之余还拍摄了几千张图片,他说,这些生动的画面一定会激起更多的创作灵感。铁路作家冯文超在集体采访结束后,再次返回一线工地,俯下身子接地气,在工地上写出了讴歌建设者的散文……
  
此次走进青藏的铁路作家创作的作品将陆续发表和结集出版。大家表示,高原之行,是一个崭新的创作起点,铁路作家们要继续脚踏实地,发挥优势,在文学追求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SANFILL 发表于 2012-10-20 22:26:03

{:4_83:}

穿山乙 发表于 2012-10-21 16:31:06

辛苦啦{:4_83:}

ygg4587 发表于 2012-10-21 23:17:58

刚刚看完,过几天上片

阳明山 发表于 2012-10-22 20:41:55

这条铁路进度如何呀?

虹桥路站 发表于 2012-10-23 14:00:21

进军南亚的铁路啊

开发商 发表于 2012-10-23 23:03:25

要延伸到林芝、聂拉木才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拉日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