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谐号 发表于 2012-10-16 23:01:23

近千旅客一路“地飞”到北京


http://img.hf365.com/0/12/29/10/12291072_659889.jpg
○掌舵“贴地飞行”
http://img.hf365.com/0/12/29/10/12291075_547252.jpg
○这是记者的高铁票

    今天上午,合肥火车站,除了如织的旅客,还有不少手拿摄影机和照相机的人,今天,在合肥铁路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备受关注的合蚌高铁正式开通,G262作为合肥首趟时速高达300公里的高铁将载着近千旅客一路向北。
    鲜红玫瑰花 送每位旅客
    今天的合肥站与平常相比,不太一样,除了旅客,还有各种彩旗。为了迎接合蚌高铁开通,合肥站特地安装28台闸机,其中8台安装在出站口,其余主要安装在第三、四候车室进站口。而上午这些闸机已正式与旅客见面。记者看到,这些闸机已经安装到位,其中第三、第四候车大厅分别安装了10台,火车站出站口则安装了8台。由于今天首趟进京高铁停靠在1号站台,首趟车旅客在第二候车室候车,暂时还无缘刷票进站。
    7:20,白色的G262已经静静地等候在一号站台。今天,它是主角,围绕着它摄影、摄像留念的人可真不少。记者在车头遇到顾志强时,他正选择最佳角度给这趟列车留个影。顾志强是一个私营业主,同时也是一个火车迷,今天他和20多个志同道合的同伴在网上相约,乘坐合蚌首趟高铁进行体验。顾志强很早就对火车感兴趣,这些年也坐过不少次火车,“没走过的线路,新开通的线路,我都要坐一坐。”坐过这么多次火车,合蚌高铁的开通在他看来意义不一般,“以前我去北京坐过普通列车,要11个小时,而合蚌开通后,合肥至北京有了快速通道,去北京更方便了!”
    走进车厢,今天每个座位上都放着一朵鲜红的玫瑰花,收到这份意外礼物,每位旅客都很惊喜。
    时速超三百 风景仍清晰
    8:00,G262准时发车,出站没多久,G262速度就开始加快,8:11,记者看到车内显示屏已显示速度达到了308公里/小时。
    对于这个速度,57岁的葛庆春十分吃惊:“你看外面的风景,看得还是很清楚,说明这个高铁开得十分稳。”在银行工作的他经常自己开车。在高速上开车,时速达到100公里或者110公里左右时,由于颠簸,外面看着就有点模糊了。为了坐上今天这趟高铁,他特地请了半天假:“我很想跟到北京全程体验,但时间来不及,只好到蚌埠。”对于合蚌高铁,葛庆春有很强的期待,光买票就跑了两趟。“高铁票开售第一天我就一大早去火车站买票了,结果忘带身份证,跑了第二趟才买到票。”他北上南下也去过不少地方,喜欢坐火车,早些年,他从合肥至北京曾坐过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早期还没有卧铺,硬是坐到北京,后来有了卧铺,才稍微好点,但也要十多个小时,“关键票还特别难买。”现在合蚌高铁开通,他不禁感慨:“好大的一件事呀!”
    二十六分钟 就到淮南东
    不过是聊几句天的功夫,8:26,淮南东站就到了。从列车车窗往外看,淮南东站还处于建设当中,外面虽然彩旗飘飘,但也有不少施工车辆,有些地段还在开挖当中。停靠两分钟后,列车又驶出淮南东站。
    吴传国和老伴从淮南东站上的车,他们的目的地是蚌埠南站,目的就是体验这首趟高铁。吴传国是淮南矿务局的职工,对途经家乡的这条高铁关注程度相当高。“从打地基到现在,到现场看了至少十多趟。”在他看来,淮南火车站虽然历史很悠久,但是过往车辆并不多,当地人南下北上并不太方便,“我以前去北京都是坐芜湖、安庆到北京的普通列车,时间比较长,十分不方便。现在通了高铁,不仅到省内一些城市方便,到北京也快多了。”
    而商务舱的王先生是飞机常客,他经常在合肥、蚌埠、北京三地跑,在他看来,飞机有点不靠谱:经常晚点。而相比之下,高铁就要方便准点多了。
    防雷防断电 合蚌有保障
    8:45,蚌埠南站到了,不少体验的旅客下了车,8:47,列车再次出发。
    这趟车体验的旅客挺多,而在商务舱,记者遇到王杰,他可是搭着首趟进京高铁到北京办事去的。“我已有十多年没有坐过火车了!”或公或私,王杰每年都要去北京几趟,可是这十年选择的都是飞机。“坐火车太不方便了,时间拉得太长。”王杰记得,十多年前到北京,坐的是64次列车,晚上六七点钟上车,第二天中午11点多才能到,太累人了。早在前几天,他就准备到北京,听说合蚌高铁今天开通,他就放弃飞机特地买张首趟高铁车票。在他看来,合蚌高铁开通后,坐火车从合肥至北京只需要4个小时,与飞机差不多。“坐飞机前的准备和离开机场的时间花得也不少,各种手续要办,还是火车方便。你看我中午到北京,下午办个事,明天开个会,一点不耽误。”
    在今天的首趟车上,除了购票的旅客,还有参与到合蚌高铁的建设者。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吴濡生就是其中一位。与一般铁路不一样,高铁对电力设施的可靠性要求高。据其介绍,合蚌高铁外部采取双回路供电形式,内部各站点之间也互相供电,“这样能保证电源不断电。”而电力部门也将高铁列为用电保障一级用户。
    在此前不少客运专线上的动车屡有受雷击断电的事故发生,这是因为接触网处于露天自然环境中,无备用,极易受到外部环境污染及频繁雷击,引起绝缘子损坏、线路跳闸,直接影响运营。而合蚌高铁除了接触网本身具有耐雷作用外,还对防雷接地方式进行了改善,大大增强了接触网对雷电的防御能力。
    车上娱乐多 感觉真不错
    10:24,济南西站到了。过了济南西,下一站就是北京南站了,而此刻,不少坐在车上的旅客度过开始的好奇期,也开始享受起高铁舒适生活了。
    记者在商务舱看到,一部分旅客已开始打开座椅扶手旁的液晶显示屏。影视、音乐、公共频道,多个娱乐项目可供选择。与此前记者提前体验不一样,现在这里已经有了不少内容,而且老少皆宜。像影视里面,有老电影、外国电影,还有儿童世界和戏曲空间,而音乐里面戏曲、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相声小品也品种繁多。
    11:59,服务员甜美的声音响起:北京南站到了!

    体验手记
    纸笔记录
    合肥加速度
    从合宁客专到合武客专,再到今天的合蚌客专,近些年,每个合肥铁路史上的关键时期,记者很有幸都成为这些重要历史的见证者,也给自己的交通跑口生涯印上一笔笔值得纪念的笔画。
    尤记得也就是在前几年,去南京坐过4个小时的火车,明明南京在合肥的东部,却不得不向北从蚌埠绕行;也曾坐过8个多小时汽车到上海,从早到晚,一天的时间都耗费在漫长的路上,只因坐火车时间其实也差不多。可是渐渐地,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武汉、3小时到上海,现在,4小时又可到北京,曾经遥远的大都市就像在家门口一样,抬抬脚也就到了,一日往返甚至一日数度往返也不再是难事。列车速度越来越快,客车车型越来越新,运行时间越来越短,列车种类越来越多。合肥铁路的这些变化,折射的是近些年合肥经济的突飞猛进。大开放带来大交通,大交通促进大发展。今天的高铁列车上,记者耳朵里充斥着声调不一的各式南腔北调,伴随着合肥对外交通的加速度,合肥与长三角、京津唐、环渤海湾等区域间交往越来越频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边界也在渐渐淡化。而再过一段时间,合肥南下对接珠三角也将更快捷,届时记者还希望再次用自己的笔来纪录合肥的加速度。

    体验花絮
    合晚今与
    高铁比速度
    在今天上午首发的高铁上,人们充满着好奇,合肥晚报记者也中招。
    当记者拿出电脑,在键盘上不断地敲字时,一旁的万先生问道:“你是记者吧?我弟弟也是报社的。”当得知记者来自合肥晚报时,他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合肥晚报是安徽最快的媒体,这下又能抢个第一。”
    不一会儿,有不少人围了上来。“你们这也是速度呀,和高铁一样。”乘客议论着。高铁拉近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合肥晚报拉近了读者与新闻的距离。“看看是合肥晚报的速度快,还是高铁的速度快,下午我们回来就能看到今天的报纸啦。”马先生的话惹得大家一笑。

       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nflove 发表于 2012-10-17 13:52:45

为什么放不了事故呢

SANFILL 发表于 2012-10-17 14:35:06

高铁一开,飞机有难{:4_8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千旅客一路“地飞”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