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长丰现“一县两站”县内里程占合蚌高铁过半
北有水家湖车站,南有北城车站,身为合肥“北大门”的长丰县为什么要设立两大高铁站?这在国内高铁发展史上都不多见,随着高铁时代的正式来临,记者今天上午通过实地探访发现,两站并行是缘于长丰在合蚌高铁线上的重要位置,高铁今后能给长丰乃至合肥北部组团发展提供难得的“跳板”。北城站是个精致小站
沿着合水路一路朝北,就踏上了合肥高铁北城站。新妆后的北城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占地10000平方米的站前广场已经铺好大理石,专属的残疾人购票窗口、售票大厅、安检设备、饮水设施、进站闸口等一应俱全。据悉,北城站建设规模是1000平方米,最高聚集客流人数能达到200人。
北城站位置在双墩以北五公里处,正处在合肥北城核心区,这里是合肥141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入驻的企业和居民正日渐增多。在车站道路两边,未来会被樱花、桂花、海桐、香樟点缀得生机盎然,广场的北边将规划成一片湿地公园,能给这个精致的小站带来更多美景。
水家湖火车站的变迁
合肥高铁水家湖站是在原水家湖火车站的旧址上升级起来的,站内现在宽大明亮,还有服务市民的超市。据了解,以前长丰沿线曾有多个火车站,不过由于火车出行状况很差,几公里就要停靠一下,速度上不去,后来只保留了一个水家湖站。长期以来当地的居民都不坐火车坐汽车,总感觉火车太不方便。
“高铁建设以前的水家湖火车站,只有1000多平方米。”对水家湖车站十分熟悉的一位铁路人士介绍,现在的高铁站点外观更漂亮了,配套更齐全了,进站出站也更方便了,高铁正式开通后预计客流会翻几番。
目前,水家湖火车站的建设规模是3400平方米,最高聚集人数达600人,完全可以满足现有运送客流的需要。有了高铁,能够大大提高出行的速度和效率,随着外出打工、做生意的客流增多,已经有不少长丰居民觉得火车还是很需要的。
站点设置经历“一变二”
整个合蚌高铁是132公里,在长丰县就有68公里,境内里程占合蚌高铁里程的一半,重要性不言而喻。站点设置颇费脑筋,如何做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适应是考量关键。
“一个县城设立两个高铁站,上面铁路部门来人都说在全国是绝无仅有。”长丰县高铁办主任梁峰感叹,长丰县的地理位置比较特别,是典型的城间型县城,处于淮南和合肥两大城市之间,南北狭长70多公里,如果设置一个站点不好平衡。
以前铁道部来评审的时候,一开始是计划做一个站点放在下塘,后来考虑长丰和合肥北城实际情况,设一个站点南北两边都难以很好发展,因此特别选择了两个站点,觉得这样更科学。“铁路部门希望在合适地点设置车站,可以吸引更多客流,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梁峰表示。
“北城站点的设置,借助了大合肥发展的东风。”让梁峰记忆犹新的是,当初设计合蚌线的时候,长丰县拿了141组团的规划与上海铁路设计院对接,那时候北部组团才刚刚起步。此时长丰县实施的是“双城带动”的战略,正倾全县之力全力发展北部组团,上海铁路设计院很看好这边的发展前景,因此同意在北城增设一个高铁站。
高铁带动“双城”齐绽放
长丰县两大车站南靠合肥主城区,北接淮南,发展起来是相得益彰。长丰县规划部门的专家介绍,水家湖长丰老县城的经济文化中心,通过高铁水家湖站的修建,到上海只要两个多小时,这样除了可以方便居民的生活出行,另外对草莓等特色农产品的对外销售也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高铁北城站的运营,将进一步给合肥北部组团的招商引资提供机遇。“以前是政府鼓励投资来发展,高铁来了以后,起到的是吸金作用,会有更多的企业、资本愿意来融入北边的发展。”专家表示。
“随着高铁的进步,居民不用担心身边的车站不够用。”规划部门还介绍,现有的两大车站都预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说未来客流增加了,将会进一步扩大规模,像北城站就预留了2500平方米的停车场,能停三四百辆车。借助高铁东风,到“十二五”末,要实现北城新区建成区面积超50平方公里,人口超50万人的中等城市,远期建成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合肥中心城区的蓝图。
来源:合肥晚报
估计跑了不少路啊。有些地市、县有高铁站都不设一个站的。长丰幸运。 长丰县有大领导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