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不缺精神 铁路为“天路”添景
走出拉萨火车站,“2012年中国拉萨雪顿节”的巨幅广告跃入眼帘。8月17日至23日,拉萨雪顿节将盛装登场。借力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西藏经济加速发展。(见《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17日)“拉萨雪顿节”是西藏传统的节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雪顿节期间,众多中外游客来到西藏旅游,掀起了西藏旅游的小高潮。那么,雪顿节是什么意思?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是西藏最隆重、规模最大的节日之一。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拉萨雪顿节自1994年举办以来,已逐渐成为集传统展佛、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招商引资、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节庆盛会,并于2006年成功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随着雪顿节的到来,西藏自治区旅游局高度关注“幸福西藏号”旅游专列运营情况。今年6月6日,由自治区旅游局联合北京、上海等15省(市)旅游部门组织策划的“幸福西藏号”旅游专列活动拉开帷幕,为期4个月,预计有3万余人搭乘专列进藏观光。自青藏铁路运营以来,这是迄今为止西藏接待的最大专列旅游团队。6年来,借着青藏铁路送来的东风,西藏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今年上半年,西藏第三产业增加值180.55亿元,同比增长11.2%。
缺氧不缺精神,铁路为“天路”添景。在服务好广大旅客进藏的过程中,拉萨火车站站按照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的原则,优质服务雪顿节。先后组织30名青年志愿者为到达拉萨站的旅客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了让更多旅客安全、愉快、轻松地到达神奇的“天路”,铁路部门在服务细节上进一步延伸,让广大旅客进高原出行越来越舒心,无后顾之忧。比如:在专列上首次配备了专门的医生,免费为游客检查身体,为广大旅客进高原,身体不适提供了人性化的关爱。“青藏铁路让高原与内地、汉藏同胞之间的交流大大增多,藏族同胞思想也越来越活络。”随车医生冯平在青藏线跑了6年,对这些变化感触颇深。餐车长韩丽丽也很有感慨,“我们都不用特地准备藏餐,很多藏族乘客现在都习惯吃我们的白米饭了!”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运营,西藏地区形成了铁路、公路和航空立体化交通格局,进一步解决了“进藏难”、“出藏难”的问题。韩车长笑称,“我们‘青藏精神’就是挑战高原,‘缺氧不缺精神’!”京藏车队成立于2006年7月。6年来,列车安全运行1663万千米,运送旅客595万人次,被旅客亲切地称为“天路彩虹”、“英雄列车”。
是啊,“幸福西藏号”旅游专列开行,让全国许多省市的游客乘坐“幸福西藏号”列车到西藏旅游,必然会满足了老百姓进藏游玩的出行需求。这样做活了旅游部门,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民族大团结,增进友谊,好处、作用是不言而喻。
当然,我们也期盼铁路部门在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各种服务细节的同时,开通更多的“幸福西藏号”旅游专列,让全国更多游客乘坐幸福列车愉快旅行,不仅感受到祖国河山大自然的美,还享受着铁路各种服务热情和温馨。(作者系中华铁道网特约评论员)
说到底,铁道部到底有修建青藏复线或者电气化青藏线的计划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