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谐号 发表于 2012-8-16 21:20:37

让沙漠再多一片绿地

   8月12日,职工在“麦草方格”上作业。包兰线麦草方格治沙模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在荒漠地区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并通过人工生态系统改造沙漠的成功典范。54年来,兰州铁路局中卫工务段职工们致力于防风固沙、治理改造沙漠,在沙丘高大、流动性极强的腾格里东南前沿筑起一道“绿色屏障”,确保了包兰铁路多年来的安全畅通。(人民网8月13日)   包兰铁路是华北通往西北的重要干线,全长990公里,其中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这140公里的铁路,如同孩子般,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其中的艰辛,可能只有亲身参与的人,才可能真正体会。54年的安全畅通,需要凝聚多少铁路人的辛勤汗水!
    看着这条沙丘地上这筑起 “绿色屏障”,笔者的内心感触良多。最深的莫过于我们拥有如此出色的前辈。正是这些治沙前辈们的克服重重困难,反复试验,不懈努力才有了这片沙漠绿洲,这是他们留给我们的财富。这份财富是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才积淀下来的成果,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做为新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不是在前辈留下的财富前享受而裹足不前。国家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未开发的沙漠地带是我们施展的舞台。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治沙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市场化经济的今天,沙漠绿化是个庞大工程且产出的效益是隐形财富,所以在发展上很难形成合力。做为有担当的新一代,我们有责任去思考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问题。
    前辈把宝贵的绿地、树木、经验留给我们时,我们需要做的是继承、改进、创新。通过现代化的数字化管理技术、将原来系统资源(水利建设,灌溉技术,沙地种值的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生态旅游,绿化志愿者)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放在一个平台上考虑,重新配置、省去叠加环节、延长绿化工程的产业链,提高沙漠绿化的附加值,将产出的效应提高,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沙漠绿化工程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的前辈做的很好,赢得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世界上首位的沙漠治理工程”的美誉,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需要做的更好,努力打造一张 “中国创造”的治沙新名片。(来源:火车票网)

沈局吉段延边 发表于 2012-8-29 12:51:10

是个沙漠中的青藏铁路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沙漠再多一片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