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故障率太高. 原来神州1A-5B,10台,运用8台,无论什么状态总有一台坏.:lol
也少少部分4D装这种柴油机. 追梦!
在东北区发过这一组照片中的一部分. 太平洋铁路通车100周年纪念章.
实物给抛售了. 又一趟完整的运转车票.1995年3月26日 33次 上海
27日 14次返回 票只能到北京 天西停车就下了
14次的列车员妹妹好靓丽的. 买张站台票留念,站台票的品相还是不错的. "送14次"都盖戳.......这一天24小时下来,接XX次,送XX次, 刻不少戳吧! 上海的座席号签条"下午15点46分开",人性化. 十多年前都能做到的事,今天怎么就做不到了 ?
想到春节前上局还是南局某站始发L,旅客把凌晨当成了下午而漏乘. 虽然的确是旅客太过粗心,但铁路方面显然也还有提高服务质量的空间.
车票上写上,凌晨XXXX开, 上午XXXX开,下午XXXX开,晚间XXXX开....又有何难呢 ?
到达时间,不方便直接写在车票上吗 ? 婉转点写还不会吗 ? "预计XXXX到达","计划XXXX到达" . 就类似航空.
真是老话,不在困难与否,在于想不想去做. 33次改特快没多长时间,还是绿皮呢. 天津上海票价40,普通加块8. 最早一次运转是123/146,可惜车票已经丢失,大概是93年的光景.
33那批好象是改了4趟特快,同时改的还有119/120改成31/2. 虽然是改特快了,但还是很慢的,一直到我上班,点都那么松.97提速,才有所好转. 名车,279/280,进化来的. 那时K=现在T.562太慢,座不得.
票价今天依旧,从这个角度看,提速不提价.并不是骗人的穴头.质的变化,多少还是有. 96年仓促上马的一种产品,大连厂说这个车,没经过国家关于大型设备批量生产的考核或者是什么规定吧....不可否认.这车挺成功.
从151号车开始改外形,还有很多刚接来151车的时候拍的很多里里外外的照片. 不知道放什么地方了.
刚在网站注册的时候,发过一篇这本手册的摘抄的贴子给"铁路小亨".
[ 本帖最后由 路痴 于 2009-2-6 03:37 编辑 ] 开火车耍的是这个. 实操要精,理论也得懂. 后来大连又弄出个这个,要是一直装用E柴油机,它可以和DF11抗衡. 但装D柴油机,就是空有一副好腿却没有好心脏了. 据传,它的腿上功夫,架悬,是戚厂传授的.
[ 本帖最后由 路痴 于 2009-2-6 03:43 编辑 ] 老4D兢兢业业,高等级的车轮不到它了. 普通客车和K字列车,它还是游刃有余的. 这是07年11月4D牵引18辆直快. 电流电压转速.挺轻松的. 这可是古董了,而且已经辨识不出来什么了.08年在淘宝淘的,兜售于澳大利亚收藏家.
火车迷全遍布全球.澳大利亚藏家自称藏有60-70年代中国某型号蒸气和某型号内燃机车的厂铭牌. 由于现在工作的关系,经常去辽宁丹东. 去一次,就要看一次. 这是第一去的时候拍摄的.遗憾只有桥,没有车.江是共用的, 然而两座断桥(图中是一座断桥和一座正在使用的桥梁),都断在对岸国家一侧.美国干的.够绝! 说到美国,这个得翻出来,书是从丰台机务段弄来的,没钻研太细致....总之是以我有限的专业知识和不高的学历,能看出察觉来差距. ND5进口到现在有点象汽车中的普桑吧? 不知道这么比方是否恰当. 比较就看出差距来了. 老古董了,顶吧!!! DF4DK-3003很熟悉啊
有的可以去淘宝网上转转或许能找到 好东西!:victory: 的确挺老的,顶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