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铁路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毋庸置疑,中国铁路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发展就要产生问题,问题是由矛盾引起的,那么,是什么矛盾引发了最突出的问题呢?大家不妨讨论下呵呵抛砖引玉哈 明显是 付出和收入 不成比例
铁路没有赚到大钱
1、广东及上海等地把农民工的血汗钱榨干,铁道部凭什么出钱修铁路送农民工回家过年过节。2、公路长途车票价那么高,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3、修公路花那么多钱,每年运不了几个人,为什么各地争著修公路,因为有钱捞。
4、广东及上海等地政府巧立名目收农民工的钱吐出来一部分来修铁路,就不会铁路建设滞后。
5、有人榨钱,没人修铁路。
[ 本帖最后由 guojinanming 于 2009-1-14 18:52 编辑 ] 前几年铁路修的少,不够用。 铁路运费太便宜了!!!!!!(包括客运) 铁路运费便宜, 那成本高不高呢?
这部和公路相比,优势很明显么 归根结底是体制问题,铁路应该一点一点的市场化。现在的体制已经严重阻碍了铁路的发展。 这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来看了!
是站在铁路职工的角度来看还是站在干部的角度还是旅客的角度还是跨越的角度…… 虽然这个投票让我想到了马列毛邓三科,但是这种思考真的很必要
我选择了管理体制与社会发展的矛盾 原帖由 gionixie 于 2009-1-15 13:03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虽然这个投票让我想到了马列毛邓三科,但是这种思考真的很必要
我选择了管理体制与社会发展的矛盾
:handshake
回复 #8 天路天路天路 的帖子
我想应当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 原帖由 guojinanming 于 2009-1-14 18:41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1、广东及上海等地把农民工的血汗钱榨干,铁道部凭什么出钱修铁路送农民工回家过年过节。
2、公路长途车票价那么高,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3、修公路花那么多钱,每年运不了几个人,为什么各地争著修公路,因为 ...
部分赞同,主要是还是铁路供需矛盾太大,十年来没修几条铁路。
回复 #3 guojinanming 的帖子
您这个观点有些经不起推敲,从观点到例证都站不住脚,首先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不是全部来自铁道部的,甚至只有很小一部分来自铁路部门,其中的大部分来自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至于在建的客运专线网络,更是以公司的形式筹融资,就拿京沪高铁来讲,根据京沪铁路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发布的公告,在1100亿元的注册资金中,铁路部出资比例为78.9%。
其他投资人出资比例压缩到21.1%,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沿线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和上海7省市,以征地拆迁补偿费出资,总额初步定为230亿元,接近10%的比例;其次是金融机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也初步打算各投资100亿元。至于一度要吸引的外资,铁道部目前也不再对他们感兴趣了。
在总投资2200亿元,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1100亿元人民币,注册资金比例高达50%,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不得低于30%的下限,这在国家大型基本项目建设历史上极为罕见,显示出投资者对项目的信心。剩下的约1100亿元投资,将会通过向银行贷款和发债券的方式筹集。
这都已经极为罕见了,2200亿中,铁道部出1100*78.9%=867.9亿元人民币。占工程计划投资总额的39.4%,已经不少了。所以说,您说的“铁道部修铁路送农民工回家”以及“地方政府没有吐出钱”是值得商榷的。
至于“公路运不了几个人”我列举一组数据,是2006年的
“2006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铁路旅客运量达到1.44亿人次,道路18.55亿人次,水运2800万人次,民航1500万人次。” 管理体制与社会发展的矛盾 铁路和公路能一样吗?竟然放在一起做对比。可笑。把铁路也搞成私人企业,下岗80%,你干吗?铁路用的电价和运输企业用的市场油价能一样吗? 表面矛盾是 落后的运力和运输需求之间的矛盾
主要原因是 投资主体的缺失!
作为运营部门来说,铁路还是不错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lol 中国的春运问题,归根到底是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原帖由 guojinanming 于 2009-1-14 18:41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1、广东及上海等地把农民工的血汗钱榨干,铁道部凭什么出钱修铁路送农民工回家过年过节。
2、公路长途车票价那么高,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3、修公路花那么多钱,每年运不了几个人,为什么各地争著修公路,因为 ...
:victory: :victory: :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