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能否把这些照片打包送我一份??
sysztv@163.com
有幸坐过
还好我的签名照片还有它
原帖由 永远的中华之星 于 2008-6-11 15:20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能否把这些照片打包送我一份??
sysztv@163.com
百度上搜的,图片删了,因为在单位电脑里不好保存的,请见谅
和运十一般的命运啊:Q :Q
原帖由 VLuo 于 2008-6-11 09:10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呃……如果那字是楼上用手指写上去的,那你很有勇气!太有勇气了@#%$^
呵呵 用屁股想也不能是用手写上去的啊
Wieso bist du so dumm
怀念啊,我02年夏上大学第一次坐火车就在沈阳看到他
其实没有量产,维护等方面要有独立的考虑,中华之星现在的锈蚀程度也搞不清楚,另外还有CRH系列的粉墨登场,启用可能是没戏了,但我们今天除了惋惜外,我们要大声的呼吁,技术问题出现后,我们可以改进,花了那么多钱,你可以把图纸封杀,但你不能把个能跑321.5公里的动车说封就封吧,在建国初,沈局敢把他封了,我估计就有人该挨枪弊了,贪污,浪费要是能在我们国家今后的日子里尽量的减小,我们国家省下来的,再跟国外比,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原来差距不那么大了.
几千年的贪污文化着实让人无奈啊,不过我不认为这是造成中华之星没落的主要原因:handshake
看见我的照片了......心情很沉重
无语只有沉默
楼下的保持队形:lol :lol
真的挺漂亮的。。。
原帖由 沈客小鬼 于 2008-6-10 23:08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每周都能见到她。。。风光不在了。。。
我都不知道你当版主了
星星身上的进口零部件一点也不比CRH上的少,不要过份夸大星星的价值。它只是个试验车。新干线的车也有很多最后没有正式量产,只是作为技术验证。
我觉得CRH的模式有一个好处就是引进了整个产业链,不单单是引进零部件,把所有的非绝对核心的东西都教给你怎么做。而且以后知识产权的纠纷会比较少些。
而星星要量产,零部件国产化问题很难短时间解决。中国的高端加工制造产业没你们想像的那么强。仿也是要有能力的,而且你要有足够的脸皮面对人家的知识产权控诉。
还是很怀念星星的,曾经为它待避!
我拍摄的
应该将它永久收藏
喜欢它的人很多
那也不能就这么放着啊,开个T车多好啊
比如开天津--哈尔滨,沈局担当
天津8:00开,中途只停北戴河,沈阳北,长春,到哈尔滨18点左右
第一回是03年看到它感觉特别特别
原帖由 hewm 于 2008-6-12 21:09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星星身上的进口零部件一点也不比CRH上的少,不要过份夸大星星的价值。它只是个试验车。新干线的车也有很多最后没有正式量产,只是作为技术验证。
我觉得CRH的模式有一个好处就是引进了整个产业链,不单单是引进 ...
个人比较同意,如果现在把星星拿出来跑的话,那后期的维护等问题会接连出来,毕竟技术上已经有问题了,更何况后期工作呢,我们毕竟只是从车迷的角度来看的,列车的运行,维护需要的东西很多很多,没有量产,只是做了试验阶段的星星这个命运虽然可惜,但是也有点必然的因素.理性的看待吧,惋惜的同时尽量希望更好的国产车体早点出现吧,这个我觉得应该更实际一些吧!呵呵 (个人观点,请高手嘴下留情)